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和田工美论坛 (http://www.htjade.net/bbs/index.asp) -- 和田玉沙龙 (http://www.htjade.net/bbs/list.asp?boardid=4) ---- 战国玉器的发展及文化艺术风格 (http://www.htjade.net/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649) |
-- 作者:小张 -- 发布时间:2017/9/2 11:03:41 -- 战国玉器的发展及文化艺术风格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旧的领主阶级逐渐被新兴地主阶级所替代,旧的农奴阶级成为新兴农民阶级。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 “礼崩乐坏”的政治局面导致了玉雕业进一步发展和“以玉比德”理论的建立。传统玉礼器,渐次衰退;装饰玉器,开始流行,并得到快速的发展,逐渐占居主导地位。玉器总体特征表现为精致无比,形制与纹饰各异,雕琢技艺复杂高超,多用纹饰铺满器身满雕而不留空,纹饰抽象而精细、变化颇多,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和丰富的想象,极富艺术魅力,强化了玉器的装饰美,独具时代艺术风格。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史称春秋。春秋玉器是继西周之后玉器发展高峰,对秦汉玉器转变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数量丰富,风格参差,因地域不同而多样化;出现了不少新造型、纹饰与工艺技巧的新变化,形式美的标准大大提高。 一、春秋玉器的种类与造型 春秋玉器种类颇丰,大致可分为: 二、春秋玉器的选材与工艺特征 玉器选材:春秋时期玉器的用料主要选用新疆透闪石软玉。大多数为和田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黄玉及少量陕西蓝田玉,少用和田羊脂玉,因为凝润的羊脂玉、白玉稀少,十分难得。 工艺特征:春秋玉器纹饰精细,线条准确、流畅,镂雕技艺高超,别出一格。中期工艺特征不再限于平面纹饰,衍变为隐起纹与浮雕,纹饰繁多,细密规整。晚期已开始用剔比与压地工艺技法作浅浮雕,在玉瑗与龙形板状体上雕琢方纹、桓纹,多层次浮雕开始在玉器上出现。 流行于春秋时期的虎形玉片,玉片较薄,虎身有方折“S”形纹,“人”形纹和勾云纹,虎头较方,唇止卷。 春秋玉器中创新的掏雕工艺表现在双系拱形饰上。双系的一端为兽首形,另一端突出平行的双环,相离仅0.9厘米,二者间通过一柱形玉连结,可以转动,造型奇特、罕见,工艺精巧。 春秋晚期玉器工艺上出现了隐起密集的浮雕纹,并有浅阴刻宽带纹。器物开片薄而均匀,密集的细线条多,粗线条较少,且线条有毛口。是春秋玉器断代的典型工艺特征。 三、战国玉器的分类与造型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史称战国时期。我国封建制度开始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各诸侯国纷纷实行变法,富国强兵。在思想、学术、文化艺术上,出现了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开放局面,传统手工业,玉雕玉器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玉器的总体风格由简转繁,纹饰繁密细致,琢工宛转流丽,细腻精美。由西周时代注重礼仪性,转向注重装饰审美性,装饰玉器已占主要地位。 战国玉器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