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和田工美论坛  (http://www.htjade.net/bbs/index.asp)
--  和田玉沙龙  (http://www.htjade.net/bbs/list.asp?boardid=4)
----  [分享]“有眼不识金镶玉”一语的由来  (http://www.htjade.net/bbs/dispbbs.asp?boardid=4&id=3626)

--  作者:神马都是浮云
--  发布时间:2012/2/3 11:59:53

--  [分享]“有眼不识金镶玉”一语的由来


    常言说“有眼不识金镶玉”,这句话还有一个小典故,泛指一些人见识不够,缺乏常识,尤其是指辨别事物的能力。

    春秋时期,楚国卞和得玉璞献给楚文王,琢之成璧,称为“和氏璧”。传说此璧冬暖夏凉,百步之内蚊不敢飞近,为稀世之宝。秦统一中国后,“和氏璧”几经转手,落入秦始皇之手。秦始皇令玉工将其雕琢为玉玺。该玉玺长、宽、高均为四寸,上面镌刻着李斯所书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四周还雕饰着五龙图案,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秦始皇爱不释手,将它奉为神物。
 
    汉灭秦后,“和氏璧”几经沧桑又到了刘邦手中,刘邦把“和氏璧”作为传国玉玺代代相传,一直传了12代皇帝。到了西汉末年,两岁的孺子婴即帝位,藏玉玺于长乐宫。王莽篡政后,派王寻、苏献胁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玺。太后见国破家亡,一怒之下将玉玺取出摔在地上,这个传世国宝当场被崩掉一角,后来又命能工巧匠进行整修,用黄金镶上缺角,于是得名“金镶玉玺”。“金镶玉”即由此而来。稀世国宝“金镶玉”自三国后即不知去向了,但“有眼不识金镶玉”的谚语却流传至今。

    现在人们则更重视金镶玉工艺品,因为金镶玉工艺品在工艺上要求更严格,所以更具观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