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和田工美论坛 (http://www.htjade.net/bbs/index.asp) -- 和田玉沙龙 (http://www.htjade.net/bbs/list.asp?boardid=4) ---- [转帖]如何辨别老玉新工 (http://www.htjade.net/bbs/dispbbs.asp?boardid=4&id=4078) |
-- 作者:随玉而安 -- 发布时间:2012/5/4 11:06:31 -- [转帖]如何辨别老玉新工
下面就有相关人士介绍几种鉴定老玉新仿的方法: 第一,天生玉纹。老玉新工的鉴定,最简单的就是从玉纹上入手。玉纹是玉石在几百万年前甚至与地球同时的岩浆喷射流动中形成的,一层一层的,边线很明确。大理石纹也是如此,在很多地方玉种,如蓝田玉、岫玉中都可以看见这类天生纹,很多仿品都是用这类天生纹来做旧的。 天生石纹还好鉴别:注意纹纹之间的边线,一般来讲一层一层的天生玉纹的边线都是很清楚的,就象北方花卷的一层层卷边一样,几乎没有浓淡相溶的过渡层。 一般来讲,从夏商周老三代到明清,都是用质地纯净的玉种,几乎不用有天生玉纹的玉料的,认为那是杂质杂色杂料,做玉时首先去掉的,所以看见有天生玉纹的都要小心。 另外要注意的是玉筋和玉纹的不同,玉纹是有色的,而玉筋是玉质本色的,所以古玉中还是有用玉筋的。有一个诀窍:玉筋比玉肉要坚硬、密度高,所以玉筋反而很不容易被沁浸入,高古玉自然的沁色中,遇到玉筋的地方,沁色就淡了少了,甚至沁浸不入,连蚀斑或老斑遇见玉筋也是如此,而仿的沁色或蚀斑都染蚀成一片,连有玉筋的地方也染蚀成一色。 第二,籽料老皮老沁纹。和田有籽料,其他所有玉类也都有籽料,蓝田籽料、岫玉籽料(河磨料)、独山籽料、俄玉籽料、青海籽料等。籽料就是大大小小的玉矿石在自然风化中被风和雨水冲刷到河川里、山沟里、平原里,经过几千年、几万年乃至几十万年长时间的流水冲浸,玉质就慢慢越来越细润盈亮。在青铜器以前,古人无法开矿,都是用各种籽料来做玉件的原璞,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是如此。但古人都是用纯色的或去老沁的籽料为多。据说,红山里已有巧雕,但不为主流。所以看见红山良诸玉中带原皮的都要小心了,不要误以为是沁色。
还要注意,看沟底和沟边时,小心不要被做旧的假沁迷惑。那些假沁故意做在工上,盖住工。这时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地看,千万不要心烦气懆。假沁是无根的,没有在玉里玉外的来龙去脉的,孤零零的一块沁都要小心细辩的。 第四,从玉沁纹的纵向和横向来看。如果是老沁老纹新工,老沁老纹的纵横纹一定会被切断或切开,寻找沁纹的切断和切开面就成了关键。先要看整个玉件的拐角处,除非是天然的拐角,否则一定有人工切割的剖面。注意看拐角的上下左右是不是沁色纹路浑然一体,左右自然,上下联片。如有断面或不协调的沁纹出现,就要小心判断是不是人工切割面了,浑然一体找不到人工切割沁色老纹的剖面才对。
辨别老玉原形少工的仿古玉,除了细看那仅有的几道工外(通常这几道工都仿得很好),还要远看其神近看其形。先放远处,左右上下前后多看看,是不是神在形中?然后拿在手上近近地仔细看看,是不是形在神中?也就是说,远近都要一样的形神一致,如有不符,都要再三细细审核。 换句话说,形神的远近细看,就是鉴别老玉原形少工高仿品的最好办法。因为造假者无法顾及到形状规正,如头部过大或背部过长等等。古人造玉是一项很高尚很重要的任务,几乎都是给部落的首长阶层或英雄们做的,都是料有所选、形有所意、工有所敬、神有所求,决不会是随意乱来马虎将就的。记住这几句话,再回头看看很多高古玉,特别是老玉原形少工的仿古玉,真假就自然会有新的认识。 料有所选、形有所意、工有所敬、神有所求,再加一句,沁有所生,符合这五句话的古玉,都是好藏品,都是我们祖先的鬼斧神工的创造,这是辨别老玉新工的一条分水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4 11:07:1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