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和田工美论坛 (http://www.htjade.net/bbs/index.asp) -- 和田玉沙龙 (http://www.htjade.net/bbs/list.asp?boardid=4) ---- 玉工精巧的薄胎玉器 (http://www.htjade.net/bbs/dispbbs.asp?boardid=4&id=8071) |
-- 作者:bluesea -- 发布时间:2015/3/2 11:05:33 -- 玉工精巧的薄胎玉器
薄胎玉器大多是炉瓶器皿,因其玉壁薄如蝉翼而得名。历史上,薄胎玉器的发展经历了两次中断。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将西域的薄胎玉器和工匠带回来,一度十分盛行。但这代工匠没有再培养新人,他们去世后,这项技艺就断了。直到清代,乾隆皇帝偏爱这种风格的玉器,专门成立了薄胎西番作。薄胎玉器的制作工艺复杂,耗时耗工,乾隆去世不久,这种工艺再次失传。直到上世纪30年代,北派宗师潘秉衡致力于研究恢复这项工艺。 薄胎工艺学术上称为“痕都斯坦工艺”。痕都斯坦位于印度北部,包括克什米尔和巴勒斯坦西部,其玉材多为南疆和阗玉、叶尔羌角闪石玉。这些玉器很有地方文化特色,有的在器壁上镶嵌金、银细丝及红、绿、黄、蓝等各种宝石或玻璃,装饰花纹多为植物花叶,以茛苕、西番莲和铁线莲为主。除了这些装饰手法,还采用消磨技术,胎体透薄,有“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之说。 做薄胎玉器必须要用到一种叫掏膛的工艺,在古代这是一门绝技,有的将玉料掏空后,玉壁最薄处厚度只有一二毫米。据说,玉雕师挖出多重的玉料,买家就得支付多重的黄金。由此可见其工艺价值之高。 做薄胎玉器用料非常讲究,一般选用青白玉,而且质地必须非常缜密,不能松散,不能有裂,因为机器旋转过程引起的震动,可能在薄的时候就做漏了、炸了、冰裂了,因而十分难得。 当代中国玉雕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柳朝国擅长于雕炉瓶器皿,尤其擅长于雕宫廷派的一些器皿造型,是著名的北派宫廷派大师、北派玉雕的领军人物,被称为“薄胎柳”。他的玉雕技巧继承明清宫廷玉雕的精髓,并赋予新时代的审美风尚。他曾经制作的一件双耳薄胎瓶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创新艺术金奖。这件作品以白玉雕成,净重仅259克。玉壁薄得像蝉的翅膀一样,拿在手上感觉没什么分量。但当时的原材料重量将近40公斤,成品重量相当于原材料的十六分之一。 薄胎精品因其工艺复杂,做工精致,难得成功,其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都得到行家和收藏者的广泛认可。 来源:宁波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