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和田玉籽料_和田玉收藏_新疆和田玉_和田玉故乡和田工美-月海轩玉器 >> 文章中心 >> 最新资讯 >> 正文     和田工美北京专卖店   地址:北京市车公庄大街乙1号北京富通官园珠宝城337号  电话010-68336588        
 ◎ 本栏导航
   
最新资讯
公司新闻
和田玉专题
精品赏析
 ◎ 最新热门
   
 ◎ 专题栏目 ◎ 最新推荐
高蝉多远韵 茂树有余音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9/28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微博 人人网
 

  由武汉博物馆藏汉代白玉蝉说古代文物中的“蝉”意

  炎炎夏日里,户外骄阳下匝地的浓阴里,此起彼伏的蝉鸣声,在耳畔汇成一支充满激情的乐章。听着蝉声沸腾,不禁让人想起唐代诗人戴叔伦的《题友人山居》:“四郭青山处处同,客怀无计答秋风。数家茅屋清溪上,千树蝉声落日中。”吟咏之间,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蝉鸣回响,思绪翩翩,忍不住去武汉博物馆展厅一游,只见展柜中的一只蛰伏了近两千年的白玉蝉(见图),双翅收敛,平静如水,眼睛鼓突,身躯匍匐,仿佛在无声地述说着关于蝉的旧事。

  这件汉代白玉蝉长6、宽2.9厘米。绛白色玉料,半透明。扁平状,蝉形。头部双目外凸,神态宁静、安详。双翅及尾部呈三角峰状,双翅平静收敛,沉稳端庄。白玉蝉的正反两面,用宽阴线结合游丝毛雕,分别琢出蝉的头、胸、腹、背、双翅及尾等各个部位,棱角分明,纹理清晰,光洁大气,与“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婉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均交接断续,俨如游丝白描,毫无滞迹”的记述深相契合。看着它蛰伏已久的身躯,倾听着林阴中传来的蝉鸣,便觉得宋代诗人朱熹“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的形容显得格外生动贴切,短短十个字,便勾勒出林间蝉鸣的一种与世无争、雅致浪漫的自然风情,活泼而不凝滞,奔放而又绵长。

  蝉,又名知了,属于蝉科昆虫的代表种类。唐代许裳的诗句“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道出了蝉是夏天极为特殊的应景之物。蝉的生命周期很特殊,初为幼虫,慢慢成为蝉蛹,最后变成飞虫,故在我国古代,蝉有着复活和永生的象征意义。“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蝉栖息高枝,餐风饮露,以清晨的露水为生的习性,又被古人誉为高洁的象征,《唐诗别裁》中就有“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的描述。正是对蝉有着纯洁、清高、通灵的认知,所以蝉很早就被古人用作佩饰造型,且多为玉质。玉蝉,即蝉鬓的美称,多被古人用于随身佩戴。

  蝉的幼虫形象最早见于商代青铜器上。古人皆以蝉所具有的羽化及不食和饮露的特性,来比喻人之死后亦不食而重生,像蝉一样脱胎于浊秽污垢之外,不沾染污泥浊水,故从周朝后期至汉代以来,一般在人死后的葬礼上,亲人会将一只玉蝉特意置放于死者口中,意为“含蝉”,寓意人死后精神长存,在玉蝉的作用下,能死而复生,此外,古人还认为玉蝉有为生者辟邪、为死者护尸的作用。这虽然只是亲人对逝者的一种求得庇护和永生的愿望祈盼而已,但这种死人葬玉习气一度蔚然成风,古人纷纷购置玉蝉作为随葬冥器,以至于这一时期生产了大量造型美妙的玉蝉。

  蝉个体虽小,却由于它的身体两侧有着非常大的环形发声器官,故能发出响亮的鸣叫声,且长久不衰,是炎炎盛夏来自大自然的最具活力的声音,南朝萧子范就曾以“流音绕丛藿,余响彻高轩”来描述蝉鸣的魅力。其实古人还喜欢倾听蝉鸣,认为蝉鸣有着消夏祛暑的功效,南北朝诗人王籍在他的《入若耶溪》中,就曾发出过“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感慨,而隋代诗人王由礼的“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亦有着蝉鸣消暑的解读之意。

  两汉时期,社会稳定,国力强盛,不但王公贵族、官宦人家,甚至绅士富商、普通家庭,各个阶层都喜欢使用玉器,以致崇玉之风盛行一时。汉代玉器主要有礼玉、饰玉、陈设玉和葬玉等几种类型,以陈设玉和葬玉的工艺最为突出。除了玉佩饰、玉用具被大量使用,用于殉葬的玉冥器也大肆流行,而且奢侈成风,甚至以金镂玉衣作为死者身穿的殓服,如西汉时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墓葬中出土的金缕玉衣,从头到脚,使用了2000多枚玉片,这也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汉代用玉十分注重对玉料的选择,尤其对白玉倍加青睐。这件汉代白玉蝉小巧精致,遍体无穿孔,可见不是用于穿系佩戴,而是一件典型的汉代随葬含蝉,雕琢技法简练概括,形象简朴逼真,生动传神,体现了汉代玉器类明器的工艺水平。

文章录入:王婷    责任编辑:王婷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