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南北雕工不是收藏标准

您是本帖的第 1312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南北雕工不是收藏标准
夏天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论坛游民
文章:104
积分:16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6年9月5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夏天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夏天

发贴心情
南北雕工不是收藏标准
玉分南工和北工,但南方工占市场80%的分量,而北方工不到20%,还有越来越萎缩之势”,在近日举行的“树国玉雄风,现珍品价值”的和田玉白玉展上,据业内人士称南北两地在玉器雕工上的差异,认为历史、产业发展程度等原因导致两者的市场占有率、成交率、价格差距甚大。
  虽然南北大师作品价格难以撼动,但随着南方产业链的扩大,伴随而来的“浅工趋势”也有可能影响普通玉器的收藏价值。
  南工不惜好料北工惜料
  自古至今,玉雕都有南北工之分。北方工以北京为中心,又称京作;南方工以苏州为中心,又称苏作。南北方的工艺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风格上。
  南方工艺细腻,重细节部分的逼真精细,特别表现在玉器摆件上;北方工艺多用简练刀法表现,通常在玉石上留出较大面积,形成“疏可跑马、细不透风”的特点。
  其次是造型差异。如清代典型的“松鼠吃葡萄”主题(寓意多籽多福),北方通常用一大片叶子为底,突出表面葡萄的形状;而南方就多把葡萄整体细致雕出来,并把葡萄底下的玉石掏空。
  南方工向来“不惜好料”,为了一件精品可以牺牲不必要的部分;而北方工多“惜料”,尽量保留玉料的完整。如用一件50克左右的玉石来雕这件“松鼠吃葡萄”,南方工手里的成品最多20~30克,而北方工手里的成品估计还能有40多克。
  从艺术角度讲,南方工更求极致、完美;但由于和田玉材料的逐渐减少,大部分收藏者以称重来作为衡量玉雕的标准之一,令南方工艺师们也逐渐关注这个问题,借鉴北方工的特点。
  和田玉
  南北工不是收藏标准
  “我们几年来了解的、收藏的都是南方工的玉雕”,在这场由广州市文物总店和山西德玉堂举行的和田玉展览中,不少收藏者才第一次见识了北方工。
  事实上,南方工历来都是市场主流。据估计,市场上南方工与北方工的市场占有率起码是8:2,市场普遍认可南方工,对北方工并不熟悉。其中最根源的是历史原因,在清三代时,南方工更是深受历代帝王重视。
  在当代,南方工比北方工影响力更大,还因为南方多聚集大师级人物,整体价格高于北方大师;南方玉雕人才比北方多,后继有人,而北方从业者日益减少;南方玉雕产业发展甚好,影响力广,北方难成规模。
  南红玛瑙
  特别是集中名家的苏州、杭州、扬州、上海等地,更是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玉雕中心。大部分北方的商家或买家,在买得好料后,纷纷不惜成本到扬州找工艺师雕刻;新疆和田玉的主要加工地就集中在苏州、扬州或河南。
  许多北方的年轻工艺者纷纷到扬州、上海学习玉雕。这种趋势令北方工在市场中的份额越来越小。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北方工大气、质朴,具有传统的古风,艺术水平不可低估;另一方面,虽然南北大师的作品价格都难以撼动,但随着南方个别产业链的扩大,部分工艺师也跟随上“浅工之风”,部分玉雕商品雕刻功夫不到位——这种态度降低了部分玉雕的收藏价值。对于收藏者来说,应该不分南工、北工,而是挑选自己喜欢的风格和精品之作进行收藏。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6/11/9 10:55:24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