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传承玉德,自律律人——玩玉当重德

您是本帖的第 1609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传承玉德,自律律人——玩玉当重德
小张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2370
积分:2982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2年9月3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张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张

发贴心情
传承玉德,自律律人——玩玉当重德

  中国有句俗话:国无玉不盛,家无玉不富,人无玉不贵。


  没错,玉的确是一种实实在在、非常珍贵的东西,但玉何德何能,竟能称得上“无玉不盛、无玉不富、无玉不贵”之语呢?


国无玉不盛


  说到国无玉不盛,小编就想起了“乱世藏金,盛世藏玉”的说法。黄金是世界公认的硬通货,这里也就不赘言了。而“盛世藏玉”中的这个“玉”字,你既可以狭义的将之等同为和田玉、翡翠乃至各种钻石宝石,也可以广义的认为这里的“玉”泛指一切经典的、有意义的、有欣赏价值且罕见的物品,换而言之,就是所有具有收藏价值的物品。


  只有生在太平盛世,衣食饱暖、风雨无忧的人们才能有闲心遐情去研究收藏、并享受因收藏而带来的乐趣,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而纵观我国数千年历史,每一次玉文化发展的高峰,无一不与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时期相对应,如唐宋,又如清康乾盛世。


  国无玉不盛之誉,玉当之无愧。


家无玉不富  人无玉不贵


  有关富,中国自古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但这个说法是有些片面的。这句话的完整版应该是“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整体考量起来,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其实应该是,只有传承良好的道德风气才能富过三代,换言之,也就是想要长富久贵,应以道德、文章传家。而玉,尤其是和田玉这种帝王玉、君子玉,一直就与“德”字有着紧密的关联。


  《论语》记载子贡曾问孔子:君子以玉为贵而以珉(像玉的石头)为*,是不是因为玉很稀少,而珉很多的缘故呢?


  孔子回答他说,并不是这样的!玉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像君子一样拥有美好的品德。孔子随后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并赋予玉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十一种优秀的品德。即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而这,其实正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大全,也是君子品行详解。


  孔子最终认为,君子佩玉,不是为了妆扮自己,而是以玉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操守及品德。所以古之君子必佩玉,而君子无故则玉不去身。


传承玉德  自律律人


  和田玉是美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因为美,人们才会喜欢它,并赋予它无数美好的人文品德,而这些宝贵的人文思想,又从另一个层面提升了和田玉的自身价值。


  当今社会,是商业社会,契约精神正逐渐取代传统宗法观念,君子的品格也逐渐让位为法治精神及契约精神,然而不变的是品德,是人心,是千年以降,依旧温润、仍然莹洁的美玉。它温和、柔润而有光泽,时时伴随左右,像朋友,又像老师,带着先贤残留的气息,浸染着现代人的精神。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形态究竟为何,玉所代表的美好品质,永不过时、永无更改。它教导我们要有仁爱之心、要诚信、要有勇气、要志在四方,也要洁身自好。


  玩玉当重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4/30 16:13:46编辑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7/4/30 16:11:51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