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琢还是不琢,说说玉雕的工

您是本帖的第 1371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琢还是不琢,说说玉雕的工
小张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2370
积分:2982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2年9月3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张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张

发贴心情
琢还是不琢,说说玉雕的工

  玉,该不该琢呢?


  这一点,放在古代,根本毫无疑义,古人早就有言在先:玉不琢,不成器。然而到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却都开始信奉自然说,认为好玉不琢。


  那么,玉到底是该琢还是不该琢呢?又该怎么来琢呢?


  玉该不该琢,这一点,对于玉雕行家来说,其实应该算是个伪命题。因其完美,所以不琢;因其有缺,所以剜脏去绺,掩瑕扬美,最终蔚然成器。


  因此上,不琢的基础是本就已经很完美,而琢则因为还有更进一步、提升价值的空间。所以完全能够达到不琢程度的和田玉是非常稀少的,它们大多为子料、山流水或和田戈壁玉。

  几乎所有的山料,都不能达到完全无琢的程度,这样的和田玉,玉雕师们又该如何精心设计、细心琢磨呢?


  一般而言,玉雕师会先将和田山料按其明面上的大裂切割开来,舍弃完全无法利用的部分,按其大小及天然形状进行随形就势的设计与雕琢。其中品质较好的一部分,通常只是简单雕琢修饰,以呈现玉料的自然美为第一要素


  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就是留白之佳作,一幅图,扁舟一叶,渔翁垂钓,舟侧,水纹淡淡起伏,无山无水,而让人有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之感。予人以无尽想象空间,达到“此处无物胜有物”的境界才是留白真正的价值。


  古早之前,玉雕行业就有句话“雕满为下”,说的也正是留白的重要性。

  但凡好玉,无论玉雕师怎么设计,怎么琢,只要雕工技巧足够,成品基本都是好的,但玉毕竟是玉,天生天养,不可能一点瑕疵、毛病都没有。


  这样的情况,玉雕师们大多会剜脏去绺,保留玉质较好的部位而舍去那些明显带有脏斑、玉花之类的部位。“无绺不做花”之说就是这样来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7/10/5 11:48:50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