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用“疯狂的石头”来形容当下的玉石收藏狂热,玉石收藏最重要的是传承文化
据考古资料显示,距今8000年前,先民们便已制作和使用玉器。悠悠数千载,玉一直伴随着中国人的生活,它寄托着代代中国人最美好的情感。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玉事神为礼”、“以玉比德”,玉从传统的生产工具走向精神境界,经历了从文明起源标志物到中华传统美德载体的演化过程。
玉器收藏近年来急剧升温,但是,综观玉收藏现象,一个误区不容忽视: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玉文化。卖家大多停留在夸奖自己的玉好而索要天价,而买家藏玉也多抱有如炒股的心理,期待赚上一大笔钱。于是,玉收藏市场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聚财造假、漫天要价等。
君子藏玉,意在规范自己,传承后人。收藏玉最重要的是传承文化、传承文明。
用“狂热”这个词来形容目前的玉石收藏市场状况,并不为过。如今在沈阳的各个古玩市场,甚至在各珠宝商场,玉器买卖都占有很大的比例。据省收藏家协会专家介绍,现今全省藏玉者至少有几十万人。
伴随着玉收藏热,玉石市场的玉石价格正在迅速攀升,有人甚至用“疯狂的石头”来形容它。在我省的古玩市场,甚至出现了一块玉石卖家要到了上亿元的天价。
玉石价格疯涨的背后,除了玉石本身价值、投资渠道多元外,疯狂炒作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狂热于经济利益,一些人收藏玉石甚至走入了非理性的歧路,完全忘了玉石投资的文化追求。
我们究竟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收藏玉?玉石到底承载了怎样的文化含量?玉收藏最重要的是传承什么?
玉寄托了人们许多美好的情感
所谓收藏,简单地说,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收集、保存起来,传承下去。
据考古资料显示,距今8000年前,先民们便已制作和使用玉器。悠悠数千载,玉一直伴随着中国人的生活,它寄托着代代中国人最美好的情感。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像中国人这样钟爱玉、这样赏鉴玉石千年不衰。
和文化、精神连在了一起
玉最初是生产工具,“美石,最锋利,密度、质量都是石中佼者。 ”后来,历史进入了文明阶段,玉从原始的生产工具走向了精神境界。
“玉怎么和石头分离的?玉文化是怎样形成的?这些年来一直在研究。光是这个"玉"字,探讨起来就很有意思,在甲骨文里,王与玉是一个字,在远古时代,只有王公贵族、帝王身上佩玉,它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
“以玉事神为礼”、孔子的“君子比德于玉”。他说:“儒学中的 "不偏不倚",做人外柔内刚,正好和玉的精神是一致的。 ”
玉可以规范人的行为,“过去,公子、小姐到7岁时就开始佩玉,行为、举止都受到规范。久而久之,公子、小姐的表现就和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了,温文尔雅,落落大方。 ”
玉受到了历朝历代的尊崇和礼遇,“玉外圆内方、温润内敛,都属君子美德。而石之美声,则喻君子光明磊落。玉和人的生命一样,是自然天成的,世界上没有两块相同的玉,它的不可复制性,不可再生性,使它成为了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