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玉螭龙漫谈

您是本帖的第 1430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玉螭龙漫谈
小张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2370
积分:2982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2年9月3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张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张

发贴心情
玉螭龙漫谈

螭龙之“螭”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解释。

在《左传·宣公三年》中有“魑魅魍魉”一词,“魑”通“螭”,做“兽形山神”解释;

《汉书·司马相如传》中有“蛇龙赤螭”词,有作“龙子”也有作“雌龙”解释的;

最详细的是《说文》,将其作“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解释。

现代人普遍将“螭”解释为“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即《说文》中的“无角曰螭”。从古玉器中所雕螭龙多独角,偶尔双角,几乎没有无角情况。因此,对螭的解释还应以前者“若龙而黄”更显妥当。因“若龙”,人们通常就称其为“螭龙”。

螭龙纹是原始社会形成的图腾标志之一,在古代玉器中经常出现,较为人熟知。《宋书》志第八中记载:“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高祖佩之,后代名曰传国笠’,与斩白蛇剑俱为乘舆所宝。”表明秦始皇玉玺上雕刻螭虎。随后,各朝纷纷仿效,常以螭为纽制作宝玺。雕、绘螭纹多做“蟠”状,即“盘”状,因此谓其“蟠螭”。

玉器上出现螭的形象,正好与文献记载最早期相同,即亦在战国时出现,此后的汉魏、元、明、清一直延续。唯唐、宋略少,是螭形在玉器上出现的低潮期。其名称有叫蟠螭、螭虎、螭龙者。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7/10/15 11:44:27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