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羊脂玉及其历史

您是本帖的第 1720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羊脂玉及其历史
一天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小飞侠
文章:1648
积分:2568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0年5月15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一天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一天

发贴心情
羊脂玉及其历史
什么是羊脂玉?
  羊脂玉是新疆白玉中的极品,白、糯、润、温、细,且数量少,不少人看到很白的玉就误认为是羊脂白玉,其实白玉与羊脂白玉在矿物质成分和化学结构上是有区别的,用仪器测定可以清楚地看到区别,在玉器市场上人们无法时刻用精密仪器鉴定,便渐渐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准,认为羊脂白玉应该是有较高油脂度、有柔和白度、润泽细腻的新疆白玉籽料。
  羊脂玉透闪石含量98%以上,透闪石含量越高则越白。羊脂玉出于仔玉,仔儿料也有特别大的,但是大籽料出不了羊脂玉。所谓仔玉越大越值钱,乃是误导,真正值钱的应在两千克以下,因两千克以下的仔料才有出羊脂玉的可能。
  羊脂玉之称,人说始于新疆老乡,乃民间流行称呼,其实绝非如此。羊脂玉之称是极有学问的,其“脂”字即有颇深的文人色彩。和田玉的真正开发,始于乾隆时期,拥有和田玉极品者也只有乾隆。而对玉最有研究的也只有一人,那就是乾隆皇帝,故,羊脂玉之称当起于乾隆皇帝。
  有玉雕大师曾说,羊脂玉如产自中原则有可能称为猪脂玉。然而,羊脂玉之感觉决非似猪脂,只有羊脂之感觉最近乎羊脂玉。羊脂玉之名虽不甚文雅,因其极其形象,并具深层文化,故仍为历代玩家所沿用。眼下,羊脂玉虽已进入科学研究阶段,研究者欲出台国际化规范,但仍无更好的学名,也只有羊脂玉才是最理想的称呼。
  你了解羊脂玉的历史吗?
  据考古发现的材料介绍,早在3500年前的殷商时期,昆仑山出产的玉石已经传入中原。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历代帝王和王公贵族使用的主要玉料,多数为采集的子料。到元代开始采取山料,到清代以后山料的产量就已经大大超过了子料。羊脂白玉自古以来人们极为重视,是玉中极品,非常珍贵。它不但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在古代,帝王将相才有资格佩上等白玉。考古事实已经证实,很多古代皇帝使用的玉玺是专用白玉玉料。很多各地博物馆的馆藏的珍品中,莫不把白玉玉料雕琢而成的历代文物奉为“国宝”,例如出土的西汉“皇后之玺”就是利用晶莹无瑕的羊脂白子玉琢成。
  已故全国著名考古专家夏鼐先生曾在文章中称:“汉代玉器材料……乳白色的羊脂玉大量增加。”实物证明就是指汉代水产羊脂白子玉而言。这就从理论到实践充分证明了羊脂白玉,就是晶莹洁白而无瑕。其特点就是,特别洁白、光亮、温润、细密、油脂等。上佳的白玉无瑕,最好的“白如截肪”,即好似刚刚割开的肥羊肉脂肪。其硬度为6至6.5,仅次于翡翠。因硬度高,入土2000多年,不全沁,但也不是不沁。质软的有鸡骨白,质硬的局部有瓷白,受沁和开窗部位,全呈“老化”现象。并不像原来那么白了,这不是一种毛病,而是出土古玉的特征。羊脂白玉浸泡在水土中2000余年,其质地硬密,温润如初,这就是它的可贵之处,也正是它贵重价值所在。此羊脂白玉,汉代水产的白仔玉,肌里有“饭渗”,后代很难仿制,只能天然浑成。明清时期的青白玉,皆无“饭渗”。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8/3/12 13:36:40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