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薄胎玉器创作背后的秘密

您是本帖的第 2083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薄胎玉器创作背后的秘密
一天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小飞侠
文章:1648
积分:2568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0年5月15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一天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一天

发贴心情
薄胎玉器创作背后的秘密
“薄遏片刻铢,轻于举鸿毛,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写的,描绘的是薄胎玉器的精美和轻巧。乾隆皇帝对这种薄胎玉器十分喜爱。为了讨得乾隆皇帝的欢心,新疆叶而羌地区特地招收了苏作玉工制作薄胎器皿。但是薄胎器皿很难做,要做成一件就得坏几件,所以每成功一件,乾隆就赋诗一首。

  在当时玉雕薄胎器皿作品逐渐多了起来,工艺技术吸收了西部番作“痕玉”(“痕都斯坦玉”)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薄胎工艺。

  薄胎工艺作为器皿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工艺,正因为难却也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它的制作不仅需高超的技术,还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心性,耗时耗工,制作的风险性也很大。而在急功近利的今天能正真沉下心来做这样作品的人越来越少。

  薄胎玉器创作的背后的秘密:

  选材苛刻

  作为器皿件,首先要一定的体积,同时对玉质还有很高的要求:不能有脏和裂,颜色均匀。在现在要找到符合这些条件的材料,首先是很难的。其次,对于这样大的料子,还伴随着赌性,每年玉雕师都会为材料浪费很多,现实中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因为形制的需要很多地方需要被挖去,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不得不对材料忍痛下手,不惜材料和成本。就目前很多玉雕师得出经验:青海碧玉是最佳的材料,之后是和田山料和籽料。

  设计讲究

  薄胎工艺的器皿最为重要的就是“形”,它们都有各自的规矩。炉就炉、碗就是碗,壶就是壶... 都不能随意的去更改。不像人物和动物那样,雕刻出来就能说像还是不像。“薄胎玉器”追求一种简单而富含内在淳厚的气息。经过制作,盖、耳、足、体,一色通透,从内壁可看见外壁浮雕的花纹,透出优雅的高贵气质。

  薄胎器上花纹的设计也是一个重要方面,通常以柔美的花草、规整的边饰为主;层次较多的图案不用为宜,因为这类图案需要强调立体感,雕刻中自然会造成厚薄不均,使胎体出现颜色的差异,影响作品整体的艺术表现力。

  考验技艺

  经过精心设计,具体制作过程是白描画变雕塑,平面变立体,顽石变美玉的过程,是最有趣、最具挑战的过程。”薄胎玉器”的制作需要深厚的基本功,无论是出胚、整形、雕花、掏膛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细致、谨慎,一丝一毫的差错都会造成无可挽回的结果。

  薄胎的雕刻比其他玉器的要求高得多,难度大,技术性极强。薄胎的坯体薄、强度低,制作过程中极易破裂。最薄的部分只有几毫米,制作者在制作时,需具备高超熟练的操作技艺,执行严格的工艺规程。

  抛光讲究

  “薄胎玉器”轻、薄、飘的特性,且花纹繁复、柔美,打磨风险大,技术要求高,稍有差错,胎体容易打穿,花纹容易打模糊,所以需要更加的细致工作。薄胎玉器不抛光,以打磨为主,通过越来越细的油石,反复打磨出玉石本身的光泽。因此,薄胎玉器的打磨亦需要高超的技艺。

  很多器皿薄胎为达到像老东西的,需要在抛光这里下很多功夫,达到像盘玉后的包浆一般。

  考验耐力

  琢玉的过程相当费时,尤其是掏膛到很薄的时候,需要耐下性子来做起细工慢活。由于时间成本极高,所以一件器皿的制作的周期也是相当长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9/7/12 18:38:31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