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中国式精致生活——玉雕文玩器皿

您是本帖的第 1501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中国式精致生活——玉雕文玩器皿
小张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2370
积分:2982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2年9月3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张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张

发贴心情
中国式精致生活——玉雕文玩器皿

        说起玉雕中的器皿,大部分人都认为是重器,说是重器既有其历史原因,也有其现实原因。从历史来看,明清时代,玉雕器皿备受皇室珍爱,精品之作因之层出不穷,直到如今,也仍翘楚收藏界。而在过去的几年中,创下单品过千万记录的玉雕器皿不在少数,其市场人气由此可想而知。谈现实,那免不了就要说到原料问题。玉雕器皿,讲究对称与工整,个头更远超一般小型佩饰,对于原料的要求自然也更高。玉料的形状、玉质的细腻、颜色的均一,乃至一条小小的绺裂,都会影响到成品的品质。如此严苛的条件,再加上近年来和田玉原料的匮乏,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材质上乘的和田玉器皿件往往会引得收藏者趋之者若鹜,不惜高价了。

       但随着这两年和田玉器皿颇受文玩爱好者和年轻一代的欢迎,那些只可远观的重器逐渐走向可玩、可赏、可用的把玩件道路。众所周知传统重器件往往追求古朴肃穆的气质,给人只可远观的距离感。而文玩器皿风格相对比较清雅,追求表现天然之美,装饰简单,注重留白,更接近于素件,花活不多,与文人画的追求异曲同工,经得起反复品味琢磨和把玩。在平实和精细中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息和文人情怀,更因其小巧轻便、亲近与人的特质,为文房清供增添了新的选择和色彩。

       文玩器皿其实很特殊,很难说它是纯粹的实用品,古代普通阶层拥有玉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便王公贵族,玉器制作的文玩器皿对他们而言也算得上是稀缺资源,因为有且只有在中国,玉器承担了太多意义,无论是物质属性还是文化属性,无论是经济属性还是政治属性。所以,文玩玉雕器皿一定是兼具实用和审美的。虽然文玩玉雕器皿比较小众,加之现在使用文房用具的人少之又少,但稀缺和审美依旧能够起到加持的效应,即便不用,它们也是文化感十足、品位极高的装饰品。这些正对物质极度丰富、精神饥肠辘辘现代人的胃口,成为主人门面的装点,或者成为其心灵的陪伴。文化濡染之下,即便现当代西方文化占据主流,但凡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认知、有情结的人,也还是一定会在书房里添置文房用具乃至文玩玉器。所以,玉雕文玩器皿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并不奇怪。

       最重要的其实在于,玉雕文玩器皿不仅仅是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器本来就是古人用以和天地精神相沟通的一种方式,比如器以载道,再细致一点,莫若“炉瓶三事”。正因为大家知道玩器养志的重要性,也才诞生了像《闲情偶寄》、《长物志》、《遵生八笺》这样的著作。它已经彻彻底底上升为一种群体文化。在国人的内心世界里,器物之中浸透着更为深广的人文情怀,体现的是雅士的生活情趣,投射的是生活的雅致韵味。将这些小器大样,饱含气韵心神的文玩器皿恰到好处地融入居家场所和日常生活之中,既不显不露地沁透出国人胸臆之气和天宇之思,细微雅致间,又将创作之物融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玉雕文玩器皿的存在,是一种符号,一个提醒,是事关中国生活的极致表达。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20/7/10 12:03:03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