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古玉握猪

您是本帖的第 1573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古玉握猪
小张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2370
积分:2982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2年9月3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张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张

发贴心情
古玉握猪
我们的先人为了填饱肚子是从农耕开始的,同时,他们也狩猎。打来的野猪一时吃不完怎么办?就圈养和驯化。野猪慢慢变成只吃饲料不吃野食也不在荒野奔跑的家猪。倘若碰到天灾,农田里颗粒无收,先人就*这些家猪来维持生命了。
    
    对于先人来说,猪很重要。家庭的家字怎么写?上边一个宝盖头,下面一个豕。豕字怎么解释?就是猪。也就是说,从古到今,家里最好有猪,屋顶屋檐下没有猪便不成体统,这个家就不像个家。猪越多越好,这才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猪,代表财富,有“家”字为证。
    
    再次,古代贵族认为,人死了以后,如果九窍都放上了玉,“则死人为不朽”。嘴里含的是玉蝉,耳塞、鼻塞、眼盖都是玉的,甚至连肛塞、压脐、阴塞都用玉做。那么死者即使穿了金缕玉衣,却两手空空而去,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于是,死者两只手里就握两个玉猪,叫握猪。
    
    握猪在汉朝很流行,东汉以后,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礼玉和葬玉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而装饰艺术品渐渐成了主流。握猪到了六朝就衰退了,尽管唐宋和清代还有玉匠在雕琢握猪,早已不成气候了。所以,现存的握猪数量不多。物以稀为贵。只要藏家手里有古代的握猪,年份一定很久远了。
    
    还有,人们都认为龙由九种图腾组成:鹿的角、骆驼的头、虾的眼睛、蛇的身体、青蛙的肚皮、鲤鱼的鳞、鹰的爪子、老虎的手掌和牛的耳朵。唯独忽视了龙的鼻子,那是个地地道道的猪鼻子!
    
    我不是考古学者,中国龙到底是不是由猪过渡而来,有赖于专家考证。但是,红山文化晚期是个猪龙率舞百兽狂欢的时代,这一点是能够肯定的。养猪是物质生产,玉龙是精神成品,两者一张一弛,推动着社会进步。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距今大约6000年),是把龙和猪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们被称为“玉猪龙”:头上无角、身上无鳞、腹部无脚……这些都是猪的特征。
    
    握猪的长短和大小,一般以握在手里刚刚好为准,尺寸都差不多。汉代早期的握猪非常抽象,一端斜削似头部,一端宽厚似臀部,仅此而已。到了汉代中晚期,握猪就比较写实了,卧伏状,条柱状,四肢俱全。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20/10/17 16:11:24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