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品玉

您是本帖的第 6098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品玉
彩凤长鸣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18
积分:97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9年1月8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彩凤长鸣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彩凤长鸣

发贴心情
品玉
      玉与石相伴,故有美石之称,玉与石不同之处在于石是无知无觉之物,玉是有情有性之物。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所谓五德,是指坚韧的质地,莹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的结构和舒畅的声音。

       玉的发现,据说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了,我国的昆仑山为群玉之山,其山下的和田地区有两条著名的河流,一条是玉龙喀什河,产白玉。一条是喀拉喀什河,产墨玉,形同泾渭,和田玉以羊脂玉为最,其透闪石成分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上好的和田籽玉每千克在百万元以上。盛产美玉的和田被誉为“帝之下都,百神之所在”。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就取材和田玉。

      知玉,始于成语,几十上百,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有玉的成语生动,美丽。懂玉,在于文化,尤其是戏剧,《玉蜻蜓》、《拾玉镯》、《玉钗记》、《玉簪恨》,玉作为道具,一为守身如玉之盟,一为洁身而返之意,玉无言,通人性,意深远。

      玉石文化源远流长,有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传说;有《红楼梦》宝玉出生时口含通灵宝玉的神奇,红学专家评说此书之文化三纲,玉为首纲;《山海经》中有黄帝食玉膏的记载;《道德经》中有太上老君一气化三清之说,即玉清、上清和太清,是道教敬奉的最高神灵。

      子贡请教孔子:“敢问君子贵玉而*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与?”子曰:“非为珉之多,故*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

      玉可以趋祥避祸,璀璨的三星堆文化;玉可以逢凶化吉,惊天地、泣鬼神的“和氏璧”,之后的“完璧归赵”;玉可以食玉成仙,屈原有诗云:“登昆仑兮食玉英”;玉可以裹尸不腐,徐州楚王陵的金缕玉衣。

      玉很女人,脆弱而温婉,经不起凌辱和劫难;玉有生命,与其他饰品相比,唯此物与人对话,融入人、物合一的境界;玉无价可标,黄金讲分量,钻石论大小,玉有万种面,有价格而无价值可沽。玉耐看,一块好玉吸引眼球的时间比其他饰品的要长久。多看玉,能养心,怡神,静气,修身明志,心胸开阔。

      玉是物之精华,是价格、尊严、美德和情爱的象征,君子比德于玉,在中华文明字典里,没有其他物质能与玉相提并论的,我们民族自古就有薄金银而厚玉的习俗。玉之秀,秀在和谐,黄金俗气,钻石张扬,玉金贵有内涵,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玉之美,美在经典,女人爱玉,特别是中年女性,更知用玉装饰,晚年的宋美龄一身上佳美玉饰品,显得高雅、端庄、富贵。

      玉也有健身治病之功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玉石“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至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民间有孕妇分娩时手握玉镇痛的习惯,现代科学对玉有了新的发现,玉石中有对人体有益的十几种微量元素,对健康的人有保健作用,对病人有治病的疗效。

      玉在国人眼中是神物,其精气远望如在,近看却无,可望而不可即,但玉在人的心底,永久念想,永远无价,故而有了养玉的风气,盛世更为烈。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5/27 12:05:57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