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藏玉与爱玉

您是本帖的第 1272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藏玉与爱玉
小张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2370
积分:2982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2年9月3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张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张

发贴心情
藏玉与爱玉

 文人士子都爱玉

  天下古玩有个头,那便是玉了。

  当然还不能忘了石头。石头来到人世间正巧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日子,该是大自然中的寿星老爷。东汉人许慎作《说文解字》,其中提到玉,说“玉,石之美者”,一锤定音。既然如此,玉自然与石头同寿了。考古发掘证明,大约公元前5500多年,原始人类便懂得制作玉器,制作了自然是要收贮的。此后有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她爱玉可谓至极,竟陪葬了755件精工制作的玉器(图1、2),当然是她生前收藏着的。中国人收藏玉,不可谓不早吧?

  王字加点是玉,石头不就是添加在王字上的那一“点”、一“坨”、一“块”吗?王字加块石头成玉,不就是石中之王吗?也就是“玉,石之美者”了。造字者的良苦用意,真个是挖空心思了,绝对的玄妙,绝对的耐人寻味,许慎呢,他只是点到为止罢了。

  王者为尊,理所当然地,玉便渐渐地被人们顶礼膜拜起来。这玉,究竟美好到什么样子呢?直到春秋时期的孔子,终于将中国人对玉的评价作了个总结。他说“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意思是在他以前,夏商周甚或更早些的时候,学识渊博而又品德高尚的人,喜欢将自己与美玉相媲美,便要向玉看齐。于是,孔圣人满怀崇尊之心总结了古人对玉的认识,为美玉画了一幅工笔画,说玉有“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11种美德,是普天之下最尽善尽美的宝物。那么,“昔者君子比德于玉”就真是太对了。所以过去那些日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身上佩挂着的玉器是不会取下来的。晋代人卫玠风神秀异,他的舅舅王济为骠骑将军,但他总是说,见到卫玠就有“珠玉在侧,觉我形秽”的自惭。不单君子与玉,即是风度超逸、神采俊秀者,晋代人不也是将其与玉画上等号的吗?这就当然啦,“古之君子必佩玉”,不喜欢玉不亲近玉的人,不单谈不上学识和德行,简直连俊秀风流之辈都插足不进了。

  这一来,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乃至俊秀风流的人自然是要佩玉的,希望自己跻身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乃至俊秀风流者之伍的男人们,只要尚有些买玉的钱,腰上也理所当然佩挂着玉,而且大多不是一两件,璜呀,璧呀,牌呀的好一串。腕上戴着玉,胸前坠着玉,腰间挂着玉,那年月,市上一片丁零声,带着“德”的人走到哪里,玉的合唱便奏鸣到哪里。

  天长日久地演变着,人们发现,要与美玉比美德,无异于做个苦行僧,那样的十全十美是不现实的,那样的比法,可不是说说便办得到的。于是比比其中的几种,玉的11种美德中,“温润而泽”“垂之好坠”“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瑕不掩瑜,瑜不掩瑕”以及“气如白虹”,渐渐的尤为被人看重,这就人性化多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21/7/26 15:22:41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