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山网讯(记者毛咏 高帆报道)
在不少人眼里,新疆和田玉市场是一个谜一样的地方。
离开新疆多年又返回故乡的北京某电台记者韩洁形容,当今中国玉石市场是个“秘境”,外行人很难摸着门道,无论是玉价,还是玉质都深浅难测,不敢轻易涉足。因此,许多人期待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好让人放心购置、安心消费。
然而正好相反,新的和田玉“国标”反倒让人更摸不着头脑了。
“和田玉”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但凡爱玉之人对新疆和田玉都是情有独钟的,购买初衷必是奔和田白玉而去。但最后落在手里的却不一定都是产自和田的白玉,更不消说是玉龙喀什河里的珍稀仔料。
8月27日,乌鲁木齐一市民刘蓓在当地朋友的带领下在和田市某玉器店以4000元的价格买了一只带鉴定书的和田白玉镯。返回乌鲁木齐后让几位行内人士“掌眼”。“嗨,一眼货--俄料(俄罗斯白玉)!如果是和田白玉镯,价格至少10万元至30万元!”刘蓓顿时语塞。
在乌鲁木齐友好路商业圈、中山路商业圈、二道桥等外地游客较多光顾的玉器经销店内,记者看到玉镯、玉佛、玉观音及其他题材的雕刻件几乎都是白玉,“身份证”上也都赫然写着“和田白玉”,价格从百十元到上万元不等。和田仔玉则另辟专柜,价格最低的也在5000元以上,高的近20万元。
对于了解玉石行情的买家老板多半会坦言:那些1.5万元以下的白玉挂件都是俄料或青海料雕的;镯子也一样,2000元以下的是青海料,一万元以下的是俄料。”不过,不懂玉的“菜鸟”是绝对听不到这样的介绍的。
亚洲珠宝联合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古玉权威专家杨伯达告诉记者,和田玉主要是指新疆和田地区黑山和玉龙喀什河里产的玉石,但现在很多商家把价格差异很大的青海和俄罗斯产的玉也都冒充和田玉销售,名称产地不相符,严重影响了和田玉的信誉和市场营销。
据了解,目前青海玉年产量在1000至2000吨,占中国“和田玉”市场份额最大;海关统计俄罗斯玉的年进口量在500吨以上,市场占有量仅次青海玉;新疆和田玉(矿)的年开采量在100到200吨,仔玉年产量不足15吨,两者相加的份额不足15%。
要产地还是要品牌?“和田玉”何去何从
温润细腻的和田玉在中国源远流长的玉文化中独树一帜,其产地也因此声名显赫,为什么在《珠宝玉石国家标准》中的“和田玉”却失去产地价值?
新疆地矿局宝玉石鉴定中心负责人岳蕴辉解释说,不同的实验室可以得到相同的理化性状鉴定结果,但对产地的判定则多是依据主观经验。“误判可能性很大,而且某些检验机构受利益驱使还可能会伪造产地证明,导致局面更加混乱。”
岳蕴辉认为,名称通用化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和田玉”成为中国,甚至世界公认的著名玉石品牌,这对于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玉文化有重大意义,“而不是盯着和田玉是不是产自和田的问题”。
一些关注和田玉市场发展的人士也对俄罗斯玉和青海玉充满了宽容的态度。
易爽庭认为,中国和田玉市场能在这几年得以迅速发展,乌鲁木齐能成为全国最大的和田玉集散地,如果没有青海料和俄罗斯料是绝不可能的,而且新玉种的介入也使普通消费者能够买得起玉器。
但痴迷传统意义上和田玉的玉痴们则认为,产地的价值决不可忽略不计,和田玉之所以得到如此追捧,是始于和田的“玉石之路”铺就的,3000多年的历史沉淀其价值不可估量。
他们说,近10年俄玉、青海玉的热销是玉石文化普及,生活水平提高所致,只要价钱适中,玉质可人一样大有市场。“借用和田玉的知名度,青海玉、俄玉的产量把和田玉市场做大做强无可厚非,但有意模糊概念,只能损坏人们对和田玉的美好印象。”
产地意义的模糊,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经营非新疆和田玉的商户和玉石检验机构。玉石检验机构,通过出证书,赚取手工费,做的越多,费用越多,越受益。
商户们用非新疆和田玉,冒充新疆和田玉,售卖价钱比新疆和田玉要低廉的多,一般人都能承受,当然乐此不疲。甚至于,对于新疆和田玉大加抨击,以新疆和田玉目前的弱点,跟非新疆和田玉的强项比,比如说,白度,以说明,新疆和田玉的不行。
但是,人们不可能永远被欺骗,总有明白的时候,到那时,只有转行了!!
极度盼望这一天的到来!!!
最苦的,就是那些,充满着憧憬的消费者,他们满以为买到了梦寐以求的和田玉,回家后,跟宝贝一样保存。而一旦了解了真相后,对和田玉,就会产生厌恶感,新疆和田玉就在代人受过。
而大部分尚未觉醒的消费者,会产生一种误觉,认为新疆和田玉有什么珍贵,一点小钱,就可以买来,就这样,还被皇家所垄断。开什么玩笑。 是啊,开什么玩笑,不是新疆和田玉跟你开玩笑。而是一些相关的利益群体,在人为的,跟你们开玩笑
现在的标准,在对和田玉的伤害上,远大于在对和田玉市场的振兴。 可以说,当初标准的制定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一小部分利益团体。
新疆和田玉,自古以来,就是皇家独享,难道皇家就喜欢几百块钱一个的手镯?几千块钱一个的挂件,几万块钱一个的羊脂玉手把件?不是的,新疆和田玉的实际价值远大于这些冒充和田玉的玉种的价值。他们正是冒新疆和田玉之名,卖低廉的价格,*卖出的数量,每年赚取暴利,反正这些东西有的是。需求量大了,还可以猛涨。
可怜的是消费者,被人坑了,还在替人辩护,帮人数钱。
记住了,作为普通消费者,你不可能买到两千多块钱一块的羊脂玉,羊脂玉的原料,就得花每克两千多块钱以上才能买来,谁肯赔那么多钱卖给你?
现在市场上的新疆和田玉的存货量,只占整个市场的不足1%,也就是说,1万块号称是和田玉的玉里,真正的新疆和田玉只占不到100块,对于不懂行的消费者,你们能买到新疆和田玉的几率,又能是多少呢?
先不说新疆和田玉和非新疆和田玉价值上的差异,单说它们的将来,新疆和田玉会出落的很美,是传辈的首选;而非新疆和田玉,基本上是越来越难看,别说传辈,能带十年,就算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