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分享]雕与不雕 这是个问题

您是本帖的第 5468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分享]雕与不雕 这是个问题
小侯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1581
积分:229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7月22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侯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QQ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侯

发贴心情
[分享]雕与不雕 这是个问题
得到一块不错的籽料,上手把玩之际,常常有同事或朋友相询:这石头,要是雕个什么什么,肯定比较漂亮。于是,我就不停地在脑子里想象它变成“什么”的样子。

其实,很多时候,一块原本已经很漂亮的原石,要是随某人的意愿雕琢成另一番模样,其美丽恐怕不仅不会因“打扮”而增色,反而有“毁容”之嫌。这就如同一个天生的美女,一眼看上去已经让人眼前一亮,偏偏还要去瘦脸、打唇珠、垫鼻梁、割双眼皮,整出来的尊容虽然有可能比原先更美,但也可能会变得让人大失所望。于是,玉石界有了一种说法:好玉不雕。

在“好玉不雕”的同时,也存在另外一种已经流传了千百年的说法:玉不琢不成器。关于和田玉的这两种说法相互矛盾,但却有很多人认为“都是正确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

其实,雕与不雕,主要取决于玉石本身,其次才是玉石拥有者的态度。对几乎所有的山料而言,当然不琢不成器——谁会在家里摆一件甚至随身扛一大块四棱八角的玉石到处显摆?即使大小比较合适,也因为山料毛糙的外表而无法欣赏、把玩。再加上现在大都以打眼放炮开采玉石,山料原料中的绺裂颇多,不经过雕刻师傅的巧手挖脏去绺精心雕琢,是无法“化腐朽为神奇”的。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巨型山子《大禹治水图》,就是用一块巨型山料原石,经工匠们历时6年才雕琢完成的,雕好后的成品仍然达到5300公斤。未琢之前的顽石一块,由此变身国宝。

但籽料则有些例外。即使块头比较大,不少人也愿意为它配一个座“安置”下来,尤其是一些有天然图案或者外型颇佳的籽料,本身已十分漂亮,一旦动刀雕刻,反而可能会破坏其天然之美。主要藏籽料原石的玉石收藏大家杨占线甚至认为,一块完美的玉料,人是没有资格去雕琢的,因为所谓雕刻,只能是以人之力去弥补自然的缺陷。若要说到创造,人为的创造怎能比得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实际上,现在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直接把玩籽料原石而不是雕件。在南方,人们的喜好主要以翡翠为主,而到了北方,爱玉的人们却是以佩带和田玉为主的。而无论是脖子上的项链、手腕上的手链,还是装饰手机用的手机链,抑或是握在手中的把玩件、皮带上的腰挂件,相当部分都以原石形式出现的。央视10套《疯狂的石头》有一期节目做的就是和田玉,一串10颗白玉原籽串成的手链居然开价30万元,即使是老主顾,优惠也顶多低至28万。当然,这些石头确实已经接近于“极品”了,但市场上价格过万甚至数万的原籽手链却也屡见不鲜。即使是创造出和田玉“克万”新词的那块玉石,也是以原石形式出现的,而非人为雕琢的产物。

笔者一位玉友,买一块枣红皮籽料花了8000元,找师傅雕刻用去1000元,雕好后却不得已以1800元的价格卖了出去,亏损严重。料子和成品我都见过,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买进时外表皮色很好,但雕开一看,里面仅仅是青玉而已,并且有不少杂质;二是师傅的手艺对整个料子来说不仅没有画龙点睛,反而画蛇添足。一块原本看上去不错的料子因此废了。

当然,即使是籽料中的好玉,如果存在较大的瑕疵,也是需要雕刻艺术家对其进行修整的。对上档次的籽料而言,上海、苏州的玉雕大师们收费堪称极昂,大多数情况下与玉料本身的价值相等:10万元的料,也就10万元的工。当然,其结果往往是:10万+10万=数十万甚至过百万。这就是大师们化腐朽为神奇的点睛之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0 12:08:55编辑过]

玉是温润的,她美得不张扬,但总会有一种大气。玉是坚韧的,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骨子里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傲气。黄金有价玉无价,玉的价值就在于懂玉之人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1/2/10 12:05:45

ningning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论坛游民
文章:46
积分:51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1月27日
2
 用支付宝给ningning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ningning

发贴心情

顶一下!讲的不错,也很有道理。

    在玉雕这个行业里,上好的玉料做败了是常有的事。

    本身琢玉就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的技艺和手法不同。玉雕界的“大师们”是这几年才被行业、协会冠以的名称,并非是经过科班出身,加之,玉雕的技艺和制作手法大都是通过民间师傅的“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的,而学徒又大多是从小文化课不好、或没有条件学习文化知识的群体中进入学艺、学徒的。这是历史的、传统遗留下的行业继承模式。再则,这个行业自古就是手工业的小作坊性质,从而,使这个行业里涌现出的“大师”,在基础文化理论上和专业的美学知识方面,根基都很薄弱,缺乏系统的艺术造诣。所以,从前的“工匠”现在的“大师”,就难免在玉雕制作过程中,对玉料的理解和美术、艺术的结合,出现局限性或偏差性。上好的玉料制作失败,就成为了常有的事。(当然也有做成功的。这里暂时先不讨论做成功的作品)。还有,我们说,玉雕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不同于雕塑、字画、瓷器等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玉雕的创作过程是:因材施艺,递减剔除法。玉料(艺术载体)决定创作的主题。而创作的过程中,选料、命题(对玉料的理解和表现方式)、主创(设计绘画)、制作(雕琢)、打磨(抛光),各个环节大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而每个环节,都在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都不能忽视,每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使作品失败。所以,无论是谁的作品,都不可能是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价值。一件好的、附加值高的作品,其价值的确定是有一个综合因素来决定的,绝不是某某某的名字或落款而决定的。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多的作品都会有失误和失败的部分。这也是上等的玉料出不了上等的作品的原因之一。渐渐的,现实中,就有了很多爱玉之人,喜欢收藏原料,特别是好的、完美的和田玉籽料。(人为的创造怎能比得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这点来讲,我是同意这个观点的。未完待续。)。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1/2/12 14:22:02

清风斜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457
积分:69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7月8日
3
 用支付宝给清风斜雨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清风斜雨

发贴心情

楼上的很有见解   鼓掌


我曾在南方的雨巷,戴着小斗笠,踩着古老的青石板,领略过那牵丝的长脚雨的恩泽.....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1/3/2 16:06:48


 3   3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