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裘缉木 尺寸:52*44CM 浙江省绍兴人。 1967年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画研究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裘缉木的花鸟画,现在已经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在中国画界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注目;他在花鸟画这种中国画样式中的创新,给画界同行和美朮家们提供了可资研究的成果和经验 。 裘缉木少年从师于汪慎生、王雪涛先生学习传统花鸟画,1962年入中央美朮学院中国画系受教于李苦禅、郭味蕖、田世光诸先生,系统地了解了中国传统花鸟画以及近代花鸟画的历史和发展,在中国画艺朮的修养和创作技法等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但是在传统中国画不断变革的潮流中,特别是近几年新潮没事对传统中国画的冲击下,裘缉木总有一种紧迫感,一种作为新时代艺朮家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这种心态使他不可能安心和止步于对传统的不断复习和重复 。 裘缉木认为,中国花鸟画的创新,观念更新是根本。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大胆突破了传统花鸟画的审美内涵和表现形式,创作了一些给人以新的审美感受的作品 。 这些作品虽然以传统花鸟画的题材和造型为本源,但作者从线和面的重叠、交*、组合,从 平面和立体两种感受的对比,呼应关系中,揭示一种带有中国画艺朮传统精神的新的意境 。 作者还注意了画面色调的中国风格,通过墨、色、水三者的互相溶化和渗透,使画面弥漫着或浓或淡带有某种色彩倾向的墨气。在构图上,作者有时采用圆形或扇形,说明他对中国画传统构图规律的探索和新解 。 从总体上来说,这些画与其说是中国画花鸟画,不如称其为在传统中国花鸟画本源上生成的现代中国画。而这种现代中国画,对于中国画传统的继承和借鉴关系,它们在精神上和性格上的血缘关系,是无可非议的 。
作者:王乃壮 尺寸:52*44CM 又名乃壮,王洲,号静敛斋主,寒山稚子。 浙江杭州人 。 1947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专攻素描,1949年转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 后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至今 。 现为教授 。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 中国现代书画协会顾问,六十年代初拜师李苦禅学习中国水墨大写意及传统书法 。 擅长水墨粉彩画 。 出版有《乃壮画集》和《王乃壮画集》 。 1987年赴新加坡南洋美院讲学,获新加坡高等教育部颁发之“热心艺术”奖品 。
作者:徐湛 尺寸:52*44CM 台湾《中国美术》杂志社顾问,中华艺术学会顾问,世界文人画家总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 。 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邀教授,中原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实验大学艺术系主任、教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 。 曾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和首都师范大学。几十年来一直从事于写意花鸟画与书法的教学、创作及研究 。 1981年曾在日本举办过个人画展,1987年在香港、澳门举办中国南北画家联展,1990年7月和1991年9月两次入选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现代中国巨匠绘画展》 。 1990年10月有8幅作品作为中国政府的国礼赠送给以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日本前首相宇野宗佑等为代表的八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并经常在国内外的报刊杂志、画集、挂历上发表,还为中南海及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收藏 。 1994年在韩国汉城举办的国际美术大展中获得一等奖和金牌。1996年被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聘为书画艺术讲座主讲教授,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学会认定为二十世纪全世界有突出贡献的五百名专家学者之一,并颁发了银质证章 。 北京电视台曾两次拍摄专题片介绍他的作品和成就。他的名字已被列入《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当代中国画画家人名大辞典》、《国际华裔著名艺术家成果索引辞典》《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编写的《国际名人录》第二十五卷等大型工具书中 。 著述有《学国画》第一、二、三集,《儿童国画学步》,《徐湛风景速写集》,《徐湛花鸟画集》,电视教学片《梅兰竹菊画法》;合著书有《学书概览》等 .
以上作品都为1986年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开业前夕画家精心创作,精装香港进口镜框,作者均为中国画研究院师生,中国美协会员 更多详细内容请登陆翰雅阁www.hyga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