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疯狂的石头”再次上演武汉,一块和田玉标价5个亿。无独有偶,新疆玛纳斯县一块45.6吨的碧玉,要价两千万,吸引了众多的玉石爱好者前来观赏。
玛纳斯县碧玉协会副会长 王开军:“像它这么大的体积的,全国那是少有的,少见的,这个石头。”
距离玛纳斯县城60多公里的旱卡子滩乡,是当地有名的玉石村,几乎家家户户家里都有玉石。
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村民 阿比多拉:“最近才采到的,是十一月采的石头,下雪前在河里发现的。”
买玉石的人 阿汗:“多重啊?”
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村民 阿比多拉:“29公斤。”
买玉石的人 阿汗:“29公斤你要价多少啊?”
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村民 阿比多拉:“4万块。”
阿比多拉是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十户室子村的村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过着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然而,上世纪90年代初,这里发现了碧玉,从此,阿比多拉也由一个牧民变成一位商人。
记者:“光捡石头一年大概收入多少钱?”
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村民 阿比多拉:“一年十几万,光捡石头。”
阿比多拉告诉记者,他捡石头有11个年头了,如今,他已经成了这里远近闻名的富裕户。*捡石头发家的还有清水河镇村民杨百俊,村民们给了他一个绰号“杨百万”,现在不仅在镇上开起了玉石店,还成了这里响当当的玉石行家。
记者:“现在一年收入多少钱?”
杨百俊:“现在一年500万左右吧。”
记者:“店里面大概有多少石头,值个多少钱?”
杨百俊:“现在我这地方大概有个200块石头吧,可能有个30多吨吧,30吨到40吨之间,可能能值个一千万左右吧。”
除了做玉石生意,杨百万还学起了玉雕,并开了一家小型的玉石加工厂,带动了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同时,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人也都开始学做玉石生意,目前,清水河镇有6700多位牧民,去年通过玉石增收达4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