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古人玩玉首德次符

您是本帖的第 2046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古人玩玉首德次符
bluesea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蝙蝠侠
文章:859
积分:1318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6月13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bluesea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bluesea

发贴心情
古人玩玉首德次符


  利用子料表面枣红、秋梨、芦花和黑色等多种颜色的玉皮,在玉雕时作巧色,古已有之。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两件商代玉鳖,选用墨黑色玉皮,做成鳖甲、眼和足尖,与灰白色的鳖体相映成趣。陕西咸阳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中出土的鹰、熊、辟邪等西汉动物圆雕玉器,也都留有红褐色的玉皮。辽金时期的“秋山”玉,多为山林虎鹿题材,常以红褐色的玉皮做出秋天层林尽染的巧色。不过,总体而言,清代以前,巧色玉的数量屈指可数。明代《天工开物》记有“凡璞藏玉,其外者曰玉皮,取为砚托之类,其值无几。”美国Bushell氏调查清末民国初期北京的琢玉之法,也提到“凡大块玉璞,先用铁锯去皮”。出身于新疆玉雕厂的刘建新大师告诉我,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子料进了玉雕厂,第一道工序仍是去皮,而且“子料去了皮,(与山料的区别)神仙也难辨”。古人选玉材,“首德次符”,以“肉”(玉质)为本,以皮色为末,重本抑末。推崇的,是玉自身洁白、细腻、莹润、无瑕的“品德”,而不是色彩绚丽斑斓的皮壳之色。

但迷恋子料的今人,在“无皮非子料”的偏执中,疯狂推崇皮色。疯狂的石头源于疯狂的时尚,眼下和田玉以色为美、以皮为贵的癫狂,几乎发展到了“玉卖一张皮”的程度。于是,五花八门的染色做假皮方法充斥坊间,逐利的需要也将做假皮的技艺推进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例如,在玉件的上部,有意识地保留一小块红色玉皮,寓意“鸿(红)运当头”,十分讨巧,受到市场热捧,但这样留下的小块玉皮,真假如何,有几人能够辨识鉴别?

热心的行家不断告诫我们,买玉切忌重色轻“肉”,不要舍本求末,被皮色所迷惑。一般来说,子料质地致密、坚硬、无绺裂的地方,往往皮薄色浅;皮厚色深的地方,玉质(“肉”)往往不好。皮少“肉”多,“肉”质洁白、细腻、温润、无绺裂的,才是玉中佳品。与此同时,行家们也给出了辨别真假子料及其玉皮的破解之道:真子料表面光洁、细腻、温润,形体自然、和谐。假子料有工具打磨痕迹,棱角依稀可辨,形体不如真子料自然、和谐。真玉皮的皮色有层次、不均匀、变化较大,色调自然。假玉皮的皮色均匀、单调无层次、色调生硬呆板不自然,在石性、瑕疵、绺裂处颜色堆积,缺少过渡色彩、光泽暗淡、没有鲜亮明快的感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21 11:38:09编辑过]

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3/10/21 11:37:26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