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玉雕创作中的“三七”规律

您是本帖的第 2170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玉雕创作中的“三七”规律
小张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2370
积分:2982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2年9月3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张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张

发贴心情
玉雕创作中的“三七”规律
我国玉雕历史悠久,长期的历史中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无数雕琢规律,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著名玉雕大师马学武先生总结出来的“三七”规律。这个规律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
  
  三分形似,七分神似
  
  意思是玉器雕琢不需要过度追求形象的真实和逼真,但在神态刻画上一定要细致入微,这种艺术思维不仅在玉器雕琢中出现,其它艺术形式亦有,这是中国特色的传统,即通过简单的勾勒,以小见大,所求意境之美。
  
  三分皮色,七分玉体
  
  玉是体,皮是衣,先有玉,而后有皮,皮依附于玉而存在,因此在雕琢中,要突出玉质之美,皮色则是点缀。这也是对眼下过度重皮色的反思。
  
  三分细腻,七分流畅
  
  玉器雕琢不宜过分细腻,费料费工不说,且过于细密的线条会让玉器显得“伤痕累累”,丧失了浑然一体的感觉,因此玉雕不追求线条的繁杂,而是讲究线条的流畅和简练。
  
  三分辅,七分主
  
  玉器雕琢布局也大有讲究,无论是人物还是风景,主体部分只占七分,还有留三分作为点缀,起衬托之用,辅助部分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少了没有渲染辅助作用,多了则喧宾夺主。我们发现大多数大师级的作品,多是按此规律雕成。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3/1 10:10:03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