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转】玉牌刻画山水:见山立志见水生情

您是本帖的第 2242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转】玉牌刻画山水:见山立志见水生情
小侯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1581
积分:229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7月22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侯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QQ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侯

发贴心情
【转】玉牌刻画山水:见山立志见水生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若想雕好一件山水作品,绘画和雕刻之造诣要求均甚高。之前写过“若水”及赵显志的山水雕,写的过程中对中国山水画论有了些“解读”,领会到一点东西。60年代在美校跟吴 木老师学过山水,算得之皮毛;近几年常与朋友谈论山水画理,亦颇有心得。

山水题材的雕刻语言讲究的是什么?首先是造型。造型是指对形象、轮廓、层次、明暗、透视等塑造或刻画能力。对客观事物的刻画要准确,如远近、高低、虚实、体、面和线条的变化,并结合玉雕的基本特点。合理的“因材施艺”,不同于一般的山水绘画。山水雕刻的手法、技巧、技法是必备的基本功,还需掌握“石分三面”、“树分四枝”,古人讲得有理。

玉雕在宋代受社会变革影响,欣赏群体亦由内廷转变为文人士大夫阶层,因此对玉的审美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还受到画院画风的影响。元代玉器兼收宋代的艺术形式,予以新的发展,表现形式趋向多元化、生活化,富有文人气息和时代气息。作为后起之秀的玉雕山子肇始于元,发展于明,到了清代,山子雕成为时代特色,将圆、浮、透雕等多种技法于一体,并具有“纯粹的超然而虚静的审美形式”,渗透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雅趣。

若论受文人士大夫的新潮美学观,苏州玉匠最受益,典范者当数陆子冈。山水雕从审美意识、艺术借鉴、题材开拓、工艺发展而言,仍有潜力挖掘,应向高层次发展,要以“大禹治水”的精神来治玉,不妨将艺术精神视为“苦中作乐的修行”。

大凡技艺之事,贵在“真传”,又能“师化”,做到学后而创。山水雕的意境或境界说,均强调“美在其中,蕴藉多致,耐人寻味,画尽意在,故初看平平而终见妙境”。

触景生情,风声、雨声、鸟鸣、

猿啼,仿佛声声入耳。艺术使人浮想联翩,进而打动心灵,才有了诗情画意,所谓“见山立志,见水生情”,“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气韵本乎游心”,山水雕讲究“气韵”,由“气”生“韵”。气之重本体而舍形,就体会到了“韵”的味外之意。“韵”者,美之极。“气韵生动”为绘画的法 度 之 一。“法”亦可从传统玉器中的“上钩下勒”悟得。无论点、线,须以气连贯之,方自然生动。山水雕体现一种人文理念和自然的交融,是高于生活的自然美化。山水雕既要克服局限性,又要充分发挥个性能动性,体现艺术观上的阔达宏大。

“世称神妙能三品,一艺虽微夺化工”。玉牌形式刻画山水,自明清以降,风生水起,诗书画印,刻琢勾勒,艺与工合,风格独特,自成一派。乾隆诗:“专诸巷里工匠纷,争出新样无穷尽。”如今,山水雕推陈出新,既有仙山楼阁、园林胜景,亦有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河塘一隅,可谓:万物均有造化。

山水玉牌虽琢方寸之间,小艺术渗透大学问,亦充满志趣与情调。


玉是温润的,她美得不张扬,但总会有一种大气。玉是坚韧的,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骨子里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傲气。黄金有价玉无价,玉的价值就在于懂玉之人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6/17 10:47:10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