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关于和田玉的裂纹、透明度、光泽的理解

您是本帖的第 2340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关于和田玉的裂纹、透明度、光泽的理解
清风斜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457
积分:69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7月8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清风斜雨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清风斜雨

发贴心情
关于和田玉的裂纹、透明度、光泽的理解


人们在鉴赏与收藏和田玉器时,会发现一些玉石的表面存在看似裂纹的纹理。出现的这种纹理,是称作解理还是裂纹呢?这可以从它们的定义和特征进行区别。


  解理系矿物晶体受力后常沿一定方向的平面破裂,裂开的面叫解理面。解理作为反映晶体构造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可分为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无解理四级。和田玉由于受晶体异向性的影响,会沿着一个或多个方向有规律地裂开,平整光滑的表面还存在着固定形状、方向和规律性,这对玉器的琢磨加工会产生相当大的难度。但解理面与破碎面截然不同,破碎面在发生破裂时没有一定的方向和规律性。

  和田玉的自然裂纹没有特定的方向和规律,主要是因冷热变化和压力等各种外力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裂纹在玉器制作行业内被称为“塔”,极微弱的被称为“纹线”“水线”。由于裂纹会对玉器的制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制作玉器时,最好不要采用有裂纹的玉材:如果在玉器制作时采用了有裂纹的玉材,也必须将裂纹除掉或者将其避开,这在玉器行叫“除给“躲绍”或“遮给”。由于带“络”的玉器容易开裂,艺术价值极低,因此制成的玉器上是不能带裂纹的。

  和田玉中的自然裂纹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断裂纹、破碎纹,龟背纹、炸心纹、炸惊纹等。断裂纹:受力形成,裂纹长而深,仅出现在局部部位,容易观察清楚;破碎纹:受力形成,裂纹多而杂乱,长短、深浅、走向没有一定规律,容易观察清楚;龟背纹:受冷热变化而形成,裂纹就像乌龟背上的花纹一样,出现在表面位置上,容易观察清楚;炸心纹:受冷热变化而形成,裂纹从内向外如蒜瓣一样作散状,很难从外表观察清楚;炸惊纹:系玉内应力表现而形成,这种裂纹在开始时一般不易被发现,但当条件变化后,如遇干或湿度的变化时,它就会表现出来。

  在工艺鉴定和田玉时,块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色泽与质地相同的和田玉,块度越大,品级就越高,价格也就越昂贵。

  一般来说,块度大的和田玉非常稀有,重量大于100千克的白玉,在历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这样的白玉,历史上一般会作为珍宝进献朝廷。大块和田白玉现在也十分难得,1976年所采的一块重178千克的白玉送给毛主席纪念堂,1980年所采的重达472千克的白玉,已由扬州玉雕厂琢成“大千佛国图”玉山,由中国工艺美术馆加以珍藏。


  和田玉在现代工艺等级标准中,重量是按不同品种分等级的一个重要参照指标。如白玉籽料,重量达6千克以上被划分为特级品,重量在1千克以上的被划分为二级品,白玉和青白玉山料重达10千克以上被划分为特级品。

  和田玉工艺品的鉴定是非常复杂的,要综合性对一块玉石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而不能仅拘泥于某一方面。

  和田玉的工艺等级标准,也就是工艺分类,首先要按产状和颜色分出品种,如白籽玉、白玉山料、青籽玉等;其次再按色泽、质地、络、杂质、重量等划分等级,如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玉石的等级标准,对于交易是十分重要的。新疆工艺美术工业公司所提出的和田玉玉石工艺等标准,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于玉石,和田玉的杂质极少,常见的少许杂质为铁质和石墨。铁质呈褐色或褐黑色,多分布于肉眼可辨的裂纹处。石墨分布于墨玉中时,呈黑色或呈星点状、集合体状;分布于白玉中时,呈黑色星点或云雾状、条带状黑纹等。这在其他玉石上一般没有这种情况发生。大理岩有这种情况发生,但大理岩不属于玉石家族,粒度也很粗,易于区别。

  光泽在一般情况下,可决定玉器品质的好坏。因为光泽不仅反映了玉石本身的特性,也与抛光工艺具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玉的质地不同、硬度不同,对光的吸收、反射程度也不同。通常来说,光泽强的质地硬而致密,光泽弱的质地软而疏松,


  通常来说玉石文化,抛光后的玉石会显示出灿光、灼光、闪光和弱光四种类型的光泽。灿光的光泽最强,人们必须眯起眼睛才能看清强光,如琢磨好的钻石就有这样的光泽;灼光的光泽强,光泽耀眼,如抛光后的红宝石就会发出这样的光泽;闪光的光泽一般,大部分的玉石都能发出这种光泽。光泽会因硬度的不同而有强弱之分,硬度高的会发出强闪光,硬度低的发出弱闪光。

  抛光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光泽。同样是和田白玉石知识,由于抛光技术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光泽。明代玉器通常为玻璃光泽,而清代玉器则多为蜡状光泽。


我曾在南方的雨巷,戴着小斗笠,踩着古老的青石板,领略过那牵丝的长脚雨的恩泽.....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6/20 10:55:31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