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漫说玉蝉

您是本帖的第 1882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漫说玉蝉
yuyuan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683
积分:1120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8年12月20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yuyuan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yuyuan

发贴心情
漫说玉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玉蝉是最为常见的玉玩之一,其延续的历史很长,从汉代时起就被大量雕琢,是社会等级制度、宗教信仰、丧葬礼俗等各种文化的融合。古人常把玉蝉置于死者口中,一同入土下葬,期望死者能够像蝉一样脱去肉体的躯壳,羽化登仙,浮游于尘埃之外,为传统玉文化体系中的一项特有内容,蕴含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玉在古代社会里,具有很强的宗教功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把珠玉塞在死者口中下葬的礼俗。古人认为,生与死是大事,若是虚其口而葬,是不庄重的,所以“天子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贝”作为含殓之器,称之为“琀”,是古人道德和文化观念的体现。而把玉蝉作为葬玉,流行于汉代。古人认为蝉是餐风饮露的虫儿,是心境恬淡、寡少欲望的高洁象征,加上蝉是夏生而秋死,循环不息,仿如永生。所以在古语中,“蝉蜕”一词亦被借指死亡。如唐代诗人贯休诗曰:“再来寻师已蝉蜕,薝卜枝枯醴泉竭。”而在殉葬时把玉蝉放入死者口中,乃喻死者就像是蝉蜕壳般获得了解脱,从此卸除了肉体躯壳的束缚,登临仙境。 

  除了作为含殓之器,玉蝉亦被作为帽上的饰品。古代侍臣所戴的帽子,上有蝉饰,并插貂尾,称为“蝉冠”或“蝉冕”,只有皇帝身边的禁近之臣,才有资格佩戴。《北齐书》曰:“陛下垂心庶政,优贤礼物,须拔进居蝉珥之荣,退当委要之职。”蝉珥就是显贵者帽上的玉蝉饰品。唐代刘长卿亦有诗曰:“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除了作为装饰,玉蝉也是古代官吏身份地位的象征。 

  玉蝉很早就被作为收藏品,因作为殓器的玉蝉入土时间久远,常会有矿物质沁入,由此形成色红如血、黑锈如漆、深绿如翠的不同沁色,加上雕刻典雅,线条自然流畅,一经盘玩,摩弄圆滑,是上佳的手玩件,故被视为高古玉中的上品。《燕闲清赏笺》里就记有明代时人对于古玉蝉的追捧:“又若玛瑙蜩蝉,黑首黄胸,双翅浑白明亮。”人们除了把玩,还以玉蝉寄寓对于个人成就、财富累积,以及仕途前程的向往和期盼。如将玉蝉作为腰饰,以喻“腰蝉(缠)万贯”。或者作为坠子佩在胸前,以喻一旦有机会施展的学问或潜藏的才华,能够像蝉一样,一鸣即能惊人。 

  由于玉蝉具有漫长的制造历史,价格区间很大,收藏乃以材质为先,如玉质、沁色、光泽、被腐蚀的斑痕都是鉴赏的重要指标。其次是根据玉蝉的沁色进行断代。工艺也是决定玉蝉收藏价值的要素,气韵生动、线条细腻优美、能够很好表现出艺术美的,价值也就越高。所以,具有丰厚的鉴赏知识和独到的眼光,能够深切了解古玉背后的文化内涵,也是作为一个玩家的必备要素。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7/27 10:57:29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