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玉器题材的评价
玉器产品的题材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兽类、鸟类、花卉、山子等,对不同题材的玉器评价是有所不同的。
(1)人物题材玉器的评价
①人物要具有时代特征,人体各部位的结构、比例要安排适当,台乎解剖要求(成人一般以头部大小为准,按立七、坐五、盘三半的比例为宜),玉作要自然,呼应传神。
②头脸的刻画,要合乎男女老少的特征。要根据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动态情节进行创作。五官安排合情合理,比如一般仕女的面目,要求秀丽动人,传统佛人的面目要具正、口祀、垂帘倾视、两耳垂肩。
③手型结构准确。比如仕女手型要纤细自然,手持的器物和花草要适当。
④服饰衣纹要随身合体,有厚傅软硬的质感。比如仕女的衣带,线条要交待清楚,翻转折叠要利落,动态要自然而飘洒。
⑤陪衬物要真实,富有生活气息。要和人物主体相协调,使主题内容更加充实而突出,璜兔喧宾夺主的现象。
(2)器具题材玉器的评价
①器具造型周正、规矩、对称、美观、大方、稳重、比例得当。仿古产品古雅、端庄,尽可能按原样仿制。
②器具的膛肚要串匀串够,子母口要严紧、不认口。身盖颜色要一致。环链基本规矩、协调、大小均匀、活动自如。
③纹饰自然整齐,边线规矩,地子平展,深浅一致。透空纹饰,眼地匀称、干净利落;浮雕纹饰,深浅浮雕的层次要清楚,合乎透视关系。
(3)兽类题材玉器的评价
①造型生动传神,肌肉丰满健壮,骨骼清楚,各部位的比例合乎基本要求,五官形象和立、卧、行、奔、跃、抓、挠、蹬的各种姿态,要富有生活气息。
②“对兽”产品要规矩、对称,颜色基本一致,成套产品的造型,应根据要求配套琢制。
③变形产品的造型,要敢于夸张,又要注意动态的合理性。
④鬃毛勾彻要求深浅一致,不断不乱,根根到底,大面平顺,小地利落。
(4)鸟类题材玉器的评价
①造型准确,特征明显,形态动作要生动活泼,呼应传神。一般要做到张嘴、悬舌、透爪。
②羽毛勾彻、挤轧均匀,大面平顺,小地利落。
③“对鸟”产品,高低大小和颜色基本相同。
④盒子类产品,子母口严紧,对口不旷。
⑤陪衬物适当,要以鸟为主,主次分明。
(5)花卉题材玉器的评价
①以花为主进行构图设计。
②整体构图要丰满、美观、生动、真实、新颖,要反映出生机盎然的艺术效果,主体和陪衬要协调自然。
③花要丰满,枝叶茂盛,布局得当。花头花叶翻卷折叠自然,草木藤本,老嫩枝要区分清楚,符合生长规律。
④傍依的瓶身或静物要美观、别致、大祀,颜色要协调一致。
⑤其他陪衬物要真实自然,产品的整体和细部力求玲现剔透。
(6)山子题材玉器的评价
①用料以块度大为显著特征,以保留整玉天然浑朴的外形原貌为特点。
②取材多为人文景观和历史场景,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珍禽异兽、亭台镂阁,应有尽有。
③布局讲究层次有序。
④要求气势壮观,意境深远。
5、玉器艺术价位的评价
中国玉器不仅具有一般的美、罕、耐久等特征,以及装饰、保值、保健功能,还和我国的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曾影响了世世代代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习惯。作为一类工艺美术品,对艺术上的追求是其主要目标。
对于玉器艺术的评价主要反映在不同时代玉器在艺术风格、艺术韵味及艺术创新方面的表现。
玉器艺术风格是通过玉器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内在和深刻、从而更为本质地反映出时代、民族或玉雕艺人个体的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气质等内在特性的外部印记。
不同时代的玉器艺术风格是玉器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时代面貌。如新石器时代玉器表现的神秘风格,商代玉器表现的礼制化风格,汉代玉器表现的雄浑豪放与迷信代风格,辽、金、元代时期玉器表现的民族化与地域化风格,明清玉器所表现的生活化与精品化风格。
对于现代中国玉器来说俗与雅是衡量玉器作品艺术风格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一件玉器作品如果只是迎合市俗的一般嗜*,或是以奇巧炫人耳目,仅仅满足于某种官能刺激,思想浅薄这样的玉器作品就会被批评为低俗;如果玉器作品在思想内容和形式风格上不但为人们所乐于接受,并且能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使人的感情得到净化思想得到提高,这样的玉器作品就会被誉为风格高涨纯正。
玉器艺术韵味反映在一件玉器作品的设计、构思乃至主题的确立,都显示出独特的个性,表现为一件玉器作品是否具有充满灵气内涵丰富,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评价一件玉器作品艺术韵味时经常会有人讲这件作品有艺术的神韵,而那件玉器作品呆板。那些设计巧妙,做玉精细,整件作品有艺术神韵的玉器作品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那些玉雕艺人盲目求玉、求巧,却不前在构思、立意上下大玉夫,结果使作品流于平庸、呆板,使作品缺乏艺术表现力。
比如在制作玉器人物产品时,传统的常规人物多作单人像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28 11:04:0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