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玉石收藏热背后的文化意义

您是本帖的第 2003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玉石收藏热背后的文化意义
小侯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1581
积分:229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7月22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侯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QQ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侯

发贴心情
玉石收藏热背后的文化意义


  中国人爱玉,对玉的特殊情感,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现如今玉石已经被人们形容为“疯狂的石头”。一些玉料产地矿藏日渐枯竭,市场上的玉石价格就不断攀升。玉石收藏热已经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玉文化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不解之缘。中国 “玉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玉文化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精髓之一。玉作为文化的载体出现在汉字成语中的例子屡见不鲜。

玉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代表,体现出儒家文化的文明。是生命对世间万物的一种体悟,一种理解,一种习得。理论意义上的玉文化,是把玉料雕琢成各式种类的工艺品和产品,经过岁月与时光,升华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随时代的更迭,在中国人的心中“德”字潜移默化成为 “玉”的代名词。固有云“玉,有五德”,即“仁、义、智、勇、洁”。“温润如玉”,以纯洁的特性赞美人性与品德的优秀。中国人以玉比德继承和发扬着“君子如玉”的高贵品质。过去的人们拿玉作为信物来交换,亦是体现君子一诺千金的承诺。如今人们更注重玉的内涵、气质等等。

玉也象征着财富,玉被视为宝,由玉石名贵的特性决定。在中国古代,玉石稀少且不易雕刻,再加上玉器美丽的自然属性,古人视玉石为珍宝,在《天工开物》《艺文类聚》等古书籍著作中同样把玉器归纳为“珠玉”“宝货”“珍宝”类。

玉更有象征着权利与地位,在古代, 玉器是权力、等级、财富的标志。玉具被古代统治阶级拥有,古人以玉器彰显其权力。玉器的拥有者一定是达官贵族,被赋予的社会属性毫无疑问地成为等级和名分的象征,被历史打上了权利的烙印。

当下大众化的时尚消费品中玉石制品较受欢迎。目前玉石珠宝的定制便受到追捧。从材质选购、样式构思、设计出稿、手工制作到最终成品。购买者享受更多的是“专属、独尊”的心理满足。 玉石、玉器价格的持续坚挺使得一部分投资者开始转变观念,不如购进精品玉器坐享其成。一方面是因为玉料日益稀少,身为稀有之物的玉石就更加珍贵;另一原因则是玉类藏品本身价值并不亚于硬通货,能够抵抗通货膨胀,投资风险小。对价值的过分关注,往往意味着文化上的缺失,“收藏”的概念渐渐被淡化。对于有着数千年传承的中国玉文化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悲哀。“赌石”“炒玉”使得追捧玉石的部分投资者一夜暴富。失去对玉文化的深层认识,收藏就不过是一种肤浅的投机行为而已。

转自《海南日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29 10:59:33编辑过]

玉是温润的,她美得不张扬,但总会有一种大气。玉是坚韧的,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骨子里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傲气。黄金有价玉无价,玉的价值就在于懂玉之人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8/29 10:58:50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