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佩玉饰美的文化范畴

您是本帖的第 1829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佩玉饰美的文化范畴
小侯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1581
积分:229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7月22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侯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QQ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侯

发贴心情
佩玉饰美的文化范畴


  在古代,凡带必有佩玉。那时的腰带有两种:一为丝织大带,一为革带。大带束衣并插以礼玉;革带系佩玉,亦有五色丝为带佩玉。有人说:“配饰是心意的旗帜。”从佩玉在各个时代的形式看,其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亦形形色色,基于人们的美好愿望,也是心意的流露。

佩玉的形式和内涵渗透着无限美意,在博大精深的玉文化中自成一大体系,构成佩玉文化范畴。佩玉发展到汉代,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在原有的传统形式之上,更富有创新意识。龙凤佩的形式更为生动、活泼,突出了形式美感。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剑饰器”,在战国的基础上趋向于完美,将力和德两者之美予以结合和调和,具有了善与美的新意象。创意下的剑饰器组合形式,其独特性和审美性为玉文化之翘楚,如不去研究就难知其意象之美何在。尽管以后不再琢制,但其影响力在玉文化中依旧引人瞩目。

汉代玉佩饰由于受到时代审美理念的更新和发展,简洁的翁仲形象,有着优美舞姿的玉舞人佩均为创新之作,而司南佩、鸡心佩(蝶佩)亦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总之这一时期,佩玉之美犹如百花争艳。

佩玉发展为玉带饰(带板),亦为变化之创举,这是唐代玉佩的又一特色,它虽为古代统治者束腰之饰。有专家认为其表现力很惊人,雕刻手法简洁而富艺术性,画面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古时束腰的还有玉带钩和玉带扣,功能与束腰带板几乎一致,仅表现形式不同而已。用玉束腰的玉佩饰在良渚时期已出现。

自宋以来,受文人士大夫的影响,玉佩的“自然之气”和“自然之趣”遂广泛流行。明子冈佩则完成了优美的华丽转身,直到清代源远流长。

玉佩到了明清时代,已进入大众世俗化时代。佩玉特殊的“礼”的意识淡化,喜闻乐见的吉祥题材大量出现。寄情寓意,意美以感心,形美以感目。佩玉的形式和内容侧重于趣味性和玩赏性。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成为新玉佩装饰题材及表现形式。

如今佩玉为饰美,成为新的形式,这与传统意义上的饰美更纯粹于自我精神的乐趣。时代创新下,玉佩更多趋向形式美感,新的构思突破旧的束缚。佩玉的形式美更强调,材美、工巧、艺精的和谐统一,其艺术性、观赏性、收藏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成为佩玉文化的时代新貌。

苏帮玉器的特色是小件,精细是其工艺,用材讲究已成为新的标准。风格特色在明清传统玉雕基础上,其形式演绎得更为精彩纷呈。佩饰器是苏作的优良传统。琢石工作室注重这一优良传统,并努力不懈的开创新的未来。

玉佩的前世今生,留给人们美不胜收之感;现今佩玉成时尚。佩玉之美,美在形;佩玉之情,情在意。佩玉能辟邪,祈福,求平安,美意长存;佩玉使人们生活多彩,丰富了人文精神。为美而佩玉,其乐融融,人生美如玉! (黄鹤钟)

来源:城市商报


玉是温润的,她美得不张扬,但总会有一种大气。玉是坚韧的,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骨子里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傲气。黄金有价玉无价,玉的价值就在于懂玉之人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9/2 10:41:03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