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子雕是在保证玉料完整的原形下雕刻的一种工艺。传统的山子雕工艺有两种:一是“保形套洞”,这主要是针对比较完整的和田玉籽料,在保证籽料完整的外形上施展设计雕刻的一种技法,把山山水水,人物动物,花鸟树木,界画云月等雕琢成一幅立体山水人物画。另一种工艺就是“砍山子”。
“砍山子”就是山料山子的一种制作手法,也叫外形雕。“砍山子”的特色主要是改变大块山料外形的雕刻方法,就是将原料“砍”出所需要的造型,然后据情节构图施艺,在山料上依山切形,就像斧头一刀一刀砍成,在制作上尽量模仿籽料山子的外形。
随着现代对山子的审美变化、玉器制作的工艺发展和白玉石资源的价值发现,传统意义上“保形掏洞”只做减法的原则已不符合目前收藏者的需求。在今天,山子雕制作中保留原料的重量和天然的皮色成为头等大事,在这个基础上创作、设计的要求更严谨,表达内容、制造意境都要考虑得十分周到;而制作、打磨的难度也更大,取舍之间,技艺运用简直达到精密的程度。保重就是尽量少去掉珍贵的原料,除非有太深的裂纹、太差的脏斑只能去掉之外,一般的小裂小斑都依形依料表现效果。保色更是通过巧妙的构图和雕琢把难得的自然皮色化为神工天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