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到和田玉,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纯净、温润的白玉。实际上,和田玉的颜色十分丰富,不仅有国标里标明的青玉、青白玉、白玉、碧玉、墨玉、黄玉,甚至还有红玉,以及行内常说的黄口、青花、黄沁、桃花玉等诸多品种。
但很长时间以来,桃花玉,也即粉色和田玉在整个和田玉大家族中却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原因很简单:很多看似粉色和田玉的料子实际上不过是一些“李鬼”,玉友或投资人多次上当之后,对粉色玉产生了“惹不起躲得起”的心态,桃花玉一时乏人问津。
不过,跟股市一样,不受人关注的板块一旦爆发,反倒有可能走出大行情。
大约两年前,市场上刮起一股桃花玉炒作风潮,凡是粉色系、看似和田玉的料子一律疯涨。最极端的例子是,几天前开价才200元的粉红色把件料,几天后老板竟毫不脸红地叫价5万元,并声称“少3万不卖”,吓得玉友们舌头吐出去差点收不回来。
一阵风似的炒作,“炒粉”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到两个月时间,10元一件的堆货里又可以见到粉色的石头了,虽然品质比较差。一位玉友的经历见证了这阵过山车似的炒风:在桃花玉价格几乎达到巅峰时,他店里一块重达25公斤的“粉玉”被一位老板相中,直接拍出2万元现金求购。成本只有500元的原石竟然能够卖到2万元,玉友十分兴奋,正准备答应,一位好友却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袖,在耳边说了句“现在桃花玉正疯呢,再说这人很有钱,最少卖他3万。”碍于面子,玉友很艰难地回了句“最低3万才卖”,气得那老板气冲冲地揣钱走人。如今,玉友的这块大料开价变成了5000元,估计还价过千就会屁颠屁颠地给你装上车。朋友(准确表述应该叫损友)的面子值几个钱?答案是:在这单未完成的交易中,大约值1.9万元。
桃花玉很难维持高价位的原因,在于大多数看上去粉嘟嘟的料子并不能鉴定为和田玉,即使是在如今和田玉的鉴定标准放得很开,只要透闪石或阳起石、直闪石含量达到一定比例就可以出具证书的情况下。
不过,这阵炒风也成就了真正的粉色和田玉——直闪石玉以及青海料、俄料中的粉色系列玉。
就在大多数玩家没搞清楚粉色玉的成分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时,一位特别上心的玉友开始了十分固执的探索。在认定我的一块粉色玉确系直闪石玉之后,将我500元的报价硬生生拉抬到2000元成交,在旁人看来买卖双方的角色完全被颠倒了。不过,当初被他的“高价收购”弄得很不好意思的我如今早已释然:这件东西在出具和田玉鉴定证书、成为他的镇店之宝一段时间后卖了出去,成交价则从4位数变成了5位数。
尝到甜头的他开始四处搜寻粉色玉,并在网店里进行系列介绍。很多人至今分不清楚的粉色直闪石玉(也就是可以鉴定为和田玉的品种)、蔷薇辉石以及黝帘石化石英岩,他说起来头头是道;别人花大价钱买的“桃花玉”,他一瞥之后可能立马判为垃圾;当然也可能不经意间买到的便宜货,到他那里却能够卖个好价钱。他还把直闪石、黝帘石化石英岩、蔷薇辉石的区别挂到网上,让更多不明就里的人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也算是起到了一个启蒙和推广的作用,当然同时也为自己的直闪石玉培养了忠实的粉丝甚至买家。
近年来我国青海以及俄罗斯所产的透闪石玉中也发现了粉色系的和田玉,只是青海料比较透明,显得有些“水”,而俄料则比较闷,都无法与和田籽料中的粉色玉相提并论。即便如此,玩家们还是对粉色玉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我去年从河南南阳石佛寺带回来的几件粉色青海料观音挂件,很快就被玉友们一抢而光,连留着自己戴的最后一件也被后知后觉的玉友从我脖子上掠了去。
有一个现象也让粉色玉的玩家感到郁闷:一些地方的鉴定机构出具的证书上,即使是蔷薇辉石也会在备注栏里写上“俗称桃花玉”字样,一些商家便借此大搞促销,不仅能够卖出接近和田玉的高价,还让买家哑巴吃黄连——卖家完全可以证明他没有骗你,因为鉴定证书上就是这么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