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人性角度来讲,君子如玉。玉的坚韧、温和、细腻和人性有着极大的一致性。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比德于玉焉”。在他看来,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十一种品性和象征。正如《五经通义》中释义道;“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于内必见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这样说来,所谓仁义礼智信五德,玉都具备了,所以《诗经》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记载。以物寓人,故而“古之君子必佩玉”。
中国人尊玉、贵玉、重玉、爱玉、用玉、佩玉、玩玉,至少七千年来不绝于史。玉非美食,非华服,非良药,非利器,何以珍爱如此?何以重如此?有的说玉乃天雷生就,乃崇山之精液;有的说玉能镇邪,能避鬼凶;有的说玉温润光洁,可修德养性;有的说玉光剑气,吉祥之辉,悦耳之声,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其奥秘非言语所能穷,无论怎样评说,从古至今,和田玉被人们赋予了神秘的色彩 ,也赋予了玉高尚的灵魂
当然,玉本身也非寻常物。其质、其色、其纹、其泽,加之匠心依材治器,诚可谓天然自成图画,无声有韵音乐,一掌中可把握天发灵慧,不言之物却令人心动心幻美意顿生。世人重玉不妄,玉有奇特,玉是值得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