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诱人的和田玉光白籽

您是本帖的第 1232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诱人的和田玉光白籽
小侯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1581
积分:229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7月22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侯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QQ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侯

发贴心情
诱人的和田玉光白籽

人们习惯将不带次生肤色的白玉籽料称为光白籽。

与人类肤色和个性千差万别类似,属于“物”类的籽料个体也各不相同,这是子玉的魅力之一,也是其与其它结构稳定单一的宝石本质上的区别。
决定籽料价值的是内在品质,这是所有人的共识。老农认为,不管籽料成因如何,浑厚、细密、纯净、温润是它最重要的特质,然后才是白度、形状、块度和皮色。在带色籽料过度受宠,导致加色横行、神仙难断的今天,不少人返璞归真,热捧光白籽。
偏好各有不同,但不能本末倒置。就像追色风潮误导了很多人,也不能认为光白籽就是好的,选择光白籽也有值得留意之处。老农学玉过程中,接触过一些光白籽,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大块度的光白籽极少。
籽料在环境复杂的河床里历经千万年的磨砺,质地细净厚润,能百毒不侵者,确实是极品。但现实看到的,除非山流水料,大块度的光白籽极少,若有幸遇见且价格不高,可谓中彩。
2)光白籽嫩、透的居多。
此前有玉友谈到“老熟”的概念,用来评价子玉很好很贴切,可惜老农只能意会,表达不出。借用老熟的概念,老农所见的纯光白籽大多较嫩透。有些质很细却透,“水头”过了;有些老气,但质粗。见得最多的,是介于山流水和籽料之间,伴有浆斑玉花或伤痕绺裂,却不受侵。俺觉得不解,逻辑不通,也向料商咨询过,他们答非所问;与行家探讨也无一致意见。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老农固执己见:慎重。
3)对古玉不留皮的看法。
很多人为了批判炒皮色风潮,举出古玉不留皮的事实,说明光白籽才是最好的,俺认为偏颇了。古人不留皮是恪守首德次符的文化价值观,最好的洒金羊脂都要将皮色去干净,何以反推只有光白籽最好呢?当然,今日如果本质的细净厚润相当,仅因皮色有无而价格迥异,无疑该选择光白籽。
4)该有的警惕。
因为质好且块度大的光白籽稀少,大众又很接受光白籽就是因为百毒不侵所以质高,前些年磨光籽就是从小料开始的。早在2001年时,老农就在潘家园地摊上见了成堆的磨光“光白籽”,今天依旧。从造假成本而言,伪光白籽是最低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玉是温润的,她美得不张扬,但总会有一种大气。玉是坚韧的,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骨子里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傲气。黄金有价玉无价,玉的价值就在于懂玉之人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6/5/17 10:45:45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